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161799
郁与情志学说初探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1年第8期
     [摘要] 文章介绍了情志学说的起源,认为情志致病多责之于肝。郁是肝脏情志病变之一,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从中医学角度认识郁的形成机理,介绍了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

    [关键词] 中医 情志学说 郁

    [中图分类号] R22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55-01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的加大,抑郁症几乎成为最流行的精神文明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与癌症列为21世纪最需要卫教预防的疾病。中医七情中未提及郁,但笔者认为郁也是情志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提出肝脏情志病变中郁已占“优势”。

    1 中医情志学说 中医情志学说源远流长,关于情志致病,从先秦至明清历代医家都有详述。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历来就十分重视心理与躯体的统一及其在健康与疾病中的影响,且焦点在情志(情绪)方面。《黄帝内经》在情绪与脏腑关系方面提出了较系统的理论,其中蕴含着传统的七情学说,对情志生理、病理,脏腑与情志的关系及预防经验等均有阐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认为精神情志是五脏气血所化生,同时暗含正常的喜怒悲忧恐不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属于生理情绪变化;如果情绪变化异常,产生过度或不及的喜怒悲哀,则会影响气血运行,形成七情内伤。

    中医情志学说是形成在数千年前的朴素理论基础上的,它将情绪变化分为七情或五志,这种分类对于现代的多种情绪改变已不太适合,且情志致病的理论基础也不够完备,不够科学。

    2 对郁的认识

    2.1 郁的形成机理与致病 郁是肝所主的情志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