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161903
综合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1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180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腰背部锻炼治疗。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 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74.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85-01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指椎间盘退变后其内疼痛感受器接受疼痛刺激信号后所产生的严重下腰痛。现就我院综合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病例 选择2007年7月-2011年1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188例腰椎间盘退变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年龄55以上,平均年龄60.35岁,病程2月-6年。考虑76岁以上患者不能配合治疗,故排除在外。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对照组89例,各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1.2 诊断标准 从病理上讲椎间盘源性腰痛按照国内文献主要涵盖三大部分:椎间盘内部结构的紊乱,退行性椎间盘病变和由此导致的节段性不稳定。椎间盘源性腰痛目前多采用的诊断标准:1)腰部、臀部及大腿的疼痛与神经根定位不符,持续大于6月;2)影像学资料显示无明显神经根受压、无节段性不稳定及其他明确的导致腰痛的腰椎疾病;3)磁共振上存在椎间盘明显退变的证据,如椎间盘及纤维环后缘高信号区现象等;4)椎间盘造影显示椎间盘结构有退变,有疼痛复制效应,且有1个阴性对照椎间盘。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卧床休息 建议病人要卧硬板床,这样对腰椎的支撑作用较好但卧位不做要求,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即可。2)药物治疗,包括①改善微循环的药物;②消炎镇痛类药物,如芬必得、双氯灭痛、氯唑沙宗等能够通过抑制前列腺环素,阻断疼痛的发生过程,但这些药物往往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对于重度疼痛的病人,可口服强力镇痛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强力镇痛药主要是阿片类/吗啡类药物;③外用药物中最常见的是膏药,贴于疼痛部位,有利于缓解症状;④预防骨质疏松药物如骨化三醇、降钙素等。3)采用电脑控制牵引床进行平卧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依据患者的体重及患者耐受程度而定。
, 百拇医药
    1.3.2 综合治疗组 1)同对照组以上治疗。2)功能锻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卧床,腰背部垫浴巾,将一块150cm*80cm的浴巾折叠成大小约30cm*10cm高度在10cm左右;②卧床后双下肢分别用10公斤力量向60度角度踢腿,每侧一次30下,一天3次;③急性期过后腰背肌功能锻炼,主要包括桥式挺腰、燕式后伸等,每日三次,每次15分钟;④腰围保护主要用于患者起床时。该方法以三月为一疗程(前一月可能出现不适,注意坚持)。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等相关症状消失,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好转:疼痛等相关症状减轻,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以治愈、好转总和数为总有效率。

    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采用检验。

    2.3 治疗结果 治疗组99例,有效数66例,无效33例,有效比例66.7%;对照组89例中,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33.7%。综合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P<0.01),差别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多为老年患者,年龄大,对手术治疗意愿低,且由于对这种疼痛的病理生理/神经传导机制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及缺少客观的检查指标,如何判断疼痛来源并给予恰当治疗一直存在争议。临床表现难以定位的弥散性腰部钝痛,一般无固定压痛点,影像学上无神经受压,腰椎不稳等征象,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椎间盘源性疼痛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疗效,且保守治疗无效如何进一步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存在争议。该研究采用综合治疗,如腰背部垫毛巾恢复腰椎生理曲度,通过腰背部功能锻炼,可以改善腰的活动度和增强腰肌肌力,减少肌肉减退和肌肉萎缩,平衡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恢复脊柱生理功能,稳定腰椎,纠正腰椎畸形,另可减少炎症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堆积,从而减少对神经根及硬脊膜的刺激损伤,从而能缓解疼痛。本文结论显示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有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崇华.腰背肌锻炼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的研究进展[J].颈腰病杂志,2005,26(5):393-394.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737-1745.

    [3] 彭宝淦.椎间盘源性疼痛[J].颈腰痛杂志,2009,30(3):265-269., 百拇医药(朱祖巍 王小勇 杨旭东 谢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