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15646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68例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柏鑫 陈原兵
第1页

    参见附件(2895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住我院的68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抗结核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抗结核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肺结核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灶吸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结核可产生互补协同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肺结核;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慢性传染病,系结核杆菌侵入肺泡后,引起肺组织产生变质性、渗出性、增殖性等病理变化而形成的[1]。该病病程长,病情改善缓慢,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血痰等呼吸道症状及乏力、盗汗、低热、胸痛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给病人带来诸多痛苦。由于毒副作用大、结核菌耐药等原因目前单纯的抗结核西药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了尽快消除患者的痛苦,有效治愈肺结核,防治结核病的传播,笔者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现简要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收自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入住我院的68例确诊肺结核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3岁。将68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1岁;初治20例,复治14例;其中咳嗽、咳痰32例,痰中带血6例,夜间盗汗16例,食欲降低12例,低热15例。治疗组34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5岁;初治21例,复治13例;其中咳嗽、咳痰31例,痰中带血7例,夜间盗汗13例,食欲降低15例,低热13例。两组病例资料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规范抗结核西药治疗方案,初治方案为2H3R3Z3E3(S3)/4H3R3,复治方案为2H3R3Z3E3(S3)/6H3R3;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辩证施治,在隔日间歇服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处方为:百合、熟地黄、生地黄、麦门冬、百部、山药、太子参、玄参、桔梗、川贝母、白芍、当归、甘草,常规服用。加减:阴阳两虚型加人参、龟板;气阴两虚加黄芪、党参等。

    1.3 临床疗效观察及标准 治疗过程中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如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盗汗、食欲降低等;胸片检查注意X线改变化。X线改变评定标准[2]①显吸:病灶吸收≥1/2原病灶;②吸收:病灶吸收<1/2原病灶;③无吸收:病灶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状况 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或得到有效缓解的患者占68.7%,治疗组为90.3%,两组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痰中带血症状消失或得到有效缓解的患者占81.2%,治疗组为98.8%,统计学检验结果P<0.05,两组差异明显。对照组盗汗症状消失或得到有效缓解的患者占75.6%,治疗组为91.2%,统计学检验结果P<0.05,两组差异明显。对照组发热症状消失或得到有效缓解的患者占80.1%,治疗组为92.2%,统计学检验结果P<0.05,两组差异明显。食欲不振状况消失或得到有效缓解,对照组为60.1%,治疗组为92.2%,统计学检验结果P<0.05,两组差异明显。

    2.2 胸片检查结果 治疗后病灶吸收情况:治疗组总吸收率为91.2%,对照组7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病灶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吸收情况比较比较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比较

    3 讨论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道慢性传染病,是结核杆菌侵人肺泡后,引起肺组织渗出性、变质性、增殖性病理变化。该病病程长,病情改善缓慢,发病时常伴有多种轻重不一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该病西医目前主要采用化疗的治疗方法,对于控制该病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多重耐药菌等问题,化疗效果并不理想[3]。临床急需既能调整机体的机能状态,又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的新的治疗途径。肺结核属于慢性病,久病则虚,传统中医认为,结核病患者“阴虚者十有八九,阳虚者十之二”,历来治疗结核病注重滋阴润肺方法。该方法不但可以治疗病灶损害,而且还可以扶助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全身状态,从而达到有效缓解疾病的目的。

    有关报道中医药配合西药抗痨治疗可以取长补短,既可调整机体的机能状态,又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是治疗肺结核病的理想途径[4]。本次临床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肺结核的咳嗽、咳痰、血痰、发热、盗汗、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和消除作用,且作用迅速,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单纯的抗结核西药治疗(P<0.05),再次说明这一事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9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