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151734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殷成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813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和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红细胞压积(Hct)、血液流变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eb)。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有效率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入院时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ct无明显变化,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Feb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川芎嗪; 葛根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15-01

    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农村地区也日益突出。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各类脑卒中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占60%-85%。我院2008年8月-2009年3月对75岁以上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和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8月-2009年3月我科住院患者中发病时间超过24h,尚未超过48h,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37-98岁,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②发病时间>24h并不足48h者。③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并证实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未显示病灶或显示病灶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严重程度不相符)。④首次发病或以前患有脑卒中,本次发病前无后遗症。⑤无出血倾向,无肝、肾功能障碍。无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精神障碍疾病。6个月之内无大手术或活动性出血的病史。血小板计数>10万/mm3,凝血酶原时间<12s。未用过抗血小板药、抗凝剂和纤溶剂。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间的发病时间、年龄、并发症、既往史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福建省龙岩市天泉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10275)200mL(0.8mg/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江西东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00573)200mL(2mg/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两组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血,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红细胞压积(Hct)、血液流变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eb)测定。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 根据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中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1],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以及疗效评定。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21分以上),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8-21分);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8分);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8分)。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不变化、恶化分别为21、10、6、5和3例,有效率为82.2%,对照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不变化、恶化分别为6、8、6、15和10例,有效率4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入院时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x±s) 治疗组治疗后Hct无明显变化,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Feb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见表3。

    表3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45例AIS患者应用川芎嗪、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除1例出现注射部位出血和1例下肢皮下淤斑外,无一例患者出现过敏、上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等副作用,无一例在用药期间出现肝、肾功能损害。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血管病的43%-65%。甚至达80%,且致残率与复发率均较高,约有20%-40%可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主要是脑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因素可促进血栓形成[2]。脑血栓形成后,脑水肿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脑水肿是细胞毒性和血管源性脑水肿的混合型,脑水肿数分钟至4h内发生,形成脑缺血半暗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垂体前叶释放β内啡肽,内啡肽具有神经阻断剂的作用,可导致患者昏迷、瘫痪等症状的发生。

    我们采用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和葛根素氯化钠治疗缺血性进展型脑卒中疗效显著。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分离出的一种单体,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显著改善缺血组织的血供。此外,还具有选择性β1受体阻断作用,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凝集、消除自由基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治疗脑卒中的机制则与其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有关[3,4]。所以葛根素在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同时又降低了血液的黏稠度,使灌注量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症状从而得到明显的缓解。此外,葛根素还有轻度降压作用,所以据此表明其更适合于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眩晕患者。川芎嗪则为中药川芎的主要成分,可抑制小血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氧自由基和血栓素A2的形成,从而减轻组织细胞缺血,促进脑和内耳迷路循环功能的改善,消除眩晕。此外,还具有扩张全身小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1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