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151687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抗生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陈香玲
第1页

    参见附件(1382KB,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抗生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后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随机平均地分为两组,即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抗生素配合微波治疗组(称治疗组);抗生素配合微波治疗组(称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大于对照(P<0.01)。结论 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抗生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桂枝茯苓胶囊; 微波治疗;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11.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70-01

    慢性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特点。常因慢性盆腔痛、妇检与B超检查时发现盆腔肿块而就诊。因反复使用抗生素后症状缓解而使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作者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抗生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将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5岁-40岁,病程3年-8年,以完全随机原则平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半个月均为末用任何抗生素,并且无青霉素过敏史,二组研究对象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 诊断标准 按第七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典型临床表现:(1)慢性盆腔痛:包括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及月经前后加剧,不孕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妇女。(2)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疼。大多数患者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受限。(3)B超示:子宫后方有包块(直径在5厘米左右)36例,双侧附件有包快(直径在4厘米-10厘米)52例,单侧附件有包快(直径在5厘米左右)86例,后穹窿有积液(厚0.8厘米-3厘米)108例。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门诊抗生素与微波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两组均在月经期口服和肌注抗生素治疗:左氧氟沙星片0.5Qd×7天,甲硝唑片0.4Bid×7天,头孢曲松钠针剂0.25肌注Qd×7天,连用3个疗程(月经期),同时于月经干净后第三天开始来我院门诊接受微波治疗:病人取平卧或仰卧位,辐射器放置患者下腹盆腔三角区一侧(包块侧)或正中,距离为2-3厘米,微波输出功率为40W左右,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宜,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7次为一疗程,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治疗组:在做微波治疗的同时,加服桂枝茯苓胶囊3粒Tid×7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1.5 疗效判断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妇检阳性体征消失,B超显示炎性包块及盆腔积液消失,双侧附件正常。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B超显示炎性包块缩小,增厚的附件变薄,盆腔积液减少或趋向消失。无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B超显示炎性包块无改变。

    2 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显效84例,占84%,有效12例,占12%,无效4例,占4%,总有效率为96%; 对照组显效58例,占58%,有效25例,占25%,无效17例,占17%,总有效率为83%,两组相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见表1:

    表1二组治疗效果比较

    从上表可见,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妇科与产科各种手术的广泛开展,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情顽固,再加上没有及时彻底治疗,最终导致慢性盆腔痛及不孕、输卵管妊娠、盆腔包块等,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主要病原体有:以性为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各种支原体)和来自阴道的内源性病原体(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这些病原体经由生殖道或淋巴系统血液等上行蔓延,或直接由邻近其它器官炎症直接蔓延。病理基础为盆腔内炎性渗出,局部组织增厚,瘢痕增生,盆腔器官广泛粘连等。西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为多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故治疗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这就导致了抗药、耐药的不良后果,严重导致继发真菌感染,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中医认为:妇女经期产后血窦已开,摄生不慎,经期同房或盆腔手术消毒不严等均可导致湿热之邪入侵胞宫、胞脉、胞络、冲任,阻滞气血,病久湿热瘀滞不去,昏恋下焦;故中医治则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即通过中药内服调理气血,外加微波提高机体局部温度,改善血液的“粘、浓、凝、聚”以达到镇痛、抗炎,调节免疫抗肿瘤及调节内分泌的作用。但单纯的中药治疗存在着不能及时控制病原菌感染的弊端。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内外兼治,局部治疗与前身用药相结合,避免了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所导致的耐药,有效的缩短了疗程,明显提高了治愈率。本组资料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9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82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