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146669
非那雄胺、坦索罗辛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60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彭辉
第1页

    参见附件(1404KB,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非那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口服非那雄胺(5mg/d)和坦索罗辛(0.2mg/d)6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流率、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结果 治疗后本组60例患者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流率、残余尿量均明显改善。结论 非那雄胺联合坦索罗辛可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对前列腺体积较大者效果更好。

    [关键词] 非那雄胺; 坦索罗辛; 前列腺增生

    [中图分类号] R69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54-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BPH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本组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为70岁。BPH诊断是根据临床表现、直肠指检、B超、尿流率测定、IPSS评分来综合判断,且排除了膀胱结石、膀胱癌、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癌等引起的下尿路解剖或功能梗阻。治疗前2周及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前列腺疾病药物和对排尿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1.2 治疗方法 非那雄胺5mg,坦索罗辛0.2mg,1次/d口服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①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②B超检测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量;③最大尿流率。

    1.4 统计学方法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数据统计采用t检验。

    2 结果 非那雄胺联合坦索罗辛的疗效观察:治疗3个月后IPSS平均降低(28.7±5.7)%,最大尿流率平均升高(37.4±5.1),残余尿量平均减少(40.5±6.2)%,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18.1±4.3)(见表1)。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其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但药物治疗对大部分BPH患者仍是重要方法。BPH主要原因是年龄的增长和有功能睾丸的存在,所引起的排尿梗阻,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睾丸产生的睾酮,在5a一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双氢睾酮,作用于前列腺使前列腺增生。增生的腺体突入膀胱,压迫尿道引起膀胱出口机械性梗阻。另一方面是膀胱颈、后尿道、前列腺体及包膜含有丰富的a1受体,因受机械性梗阻的刺激,上述部位受体兴奋使其张力增高,出现功能性梗阻,从而加重排尿梗阻的症状[1]。药物治疗主要有a1-受体阻滞药,植物类药及激素类药物。雌激素因副作用较大,现已较少使用。目前,多主张长期联合服用α1受体阻滞药和5α还原酶抑制药治疗BPH[2]。坦索罗辛为长效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具有松弛膀胱颈、前列腺和尿道平滑肌张力的作用,可减轻膀胱流出道梗阻、增加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改善IPSS评分和生活质量,但对前列腺体积无明显影响[3]。非那雄胺片是5α还原酶抑制药的代表性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前列腺内睾酮向双氢睾酮转化,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增加最大尿流率,减轻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和夜尿次数增多等症状。非那雄胺片起效较慢,但能有效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少BPH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和手术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服用非那雄胺与坦索罗辛治疗后患者在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和前列腺体积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说明联合服用α1受体阻滞药和5α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松弛膀胱颈平滑肌,增强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缩小前列腺体积,明显改善尿频、排尿困难和夜尿增多等尿路梗阻症状,是老年男性BPH患者的较好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凤阁,王素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