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146624
基于“三才观”的自闭症儿童康复体系建设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1年第12期
     [摘要] 儿童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06年)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11.1万人,其中自闭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4.1万人。按照中国残联要求,0-6岁自闭症儿童列入抢救性康复项目,各级残联康复中心都在建设自闭症康复机构,面对新的课题,在探索中结合我们的一些思考谈点体会,期望能够对各机构建设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 三才观; 自闭症; 康复体系

    [中图分类号] R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94-01

    康复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自闭症儿童康复也是如此。“天、地、人”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天、地、人”和则事成。自闭症儿童康复体系,没有可以参照的体系与标准,筹建的过程中,以“天、地、人”三才观引领体系建设,探索建设与发展路径,路漫漫,方向正确,势必有事半功倍之效。

    自闭症儿童康复体系之“天”,其一是先天,其二是后天。先天有遗传因素、发育因素、产时因素等,婴儿在呱呱坠地之时的所有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先天,有的可控,如宫内感染、发育过程中的叶酸补充、产时监控防颅脑损伤等;有的不可控,如遗传等。随着科技进步,对遗传因素进一步研究,可能部分可控,但需要等待。后天指生后的生长发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科技文化进步,自闭症儿童增多,是事实,显性如环境污染我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不断在埋单,隐性如电磁辐射、食品添加剂等是否有影响还不知道,但单元式楼房的增加对儿童交流与认知的发展是肯定有影响的。人文社会环境还必须看到党和国家对自闭症儿童群体的高度重视,列入到“0-6岁”抢救性儿童康复项目中,以任务的形式要求各级残联重视并加以研究,这应该是史无前例的。

    “地”,生存、生活与发展之地;康复治疗之地。电影《海洋天堂》,电视连续剧《爸爸,别哭》深刻反映了自闭症儿童的生存生活环境,以至于水性良好的母亲溺水而亡、患了绝症的父亲带着自闭症孩子跳海自杀。自闭症孩子的出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选择的,但其生存生活环境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是可以办到的,最难在于人文环境,不受歧视地生存与生活并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其次是康复治疗之地,家长的相关知识有限,社会的关注度有限,即使是儿童专科医院,也不可能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长期关注他们的生存生活状况及康复治疗情况,他们的任务性质是短期有限的,残联康复机构不同,必须依赖或借助党和国家政策长期持续地关注。

    因此,残联康复机构在了解熟悉国家政策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关注、研究康复领域新动态、康复技术新进展,转化为实用技术服务于康复群体,使其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人”。以自闭症儿童为本。自闭症儿童是“孤独”的,但其生存生活与康复治疗发展空间是不“孤独”的。以自闭症儿童为靶点,持续关注生存生活与康复治疗发展空间,引领其向家庭与社会回归,不可忽视的是靶点周围有很多园,最核心的园就是孩子的父母,其次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次是孩子的亲友,再次是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呈几何级数无限放大!如果不注意并重视靶点之外的群体,无论如何是做不好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工作的。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体系建设,其关键点与难点在于这个群体与体系的建设!

    “谋事在人”,自闭症儿童康复体系建立之初,必须考虑“人”的因素,尤其是父母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两环,多数情况下决定康复的成败。建立亲友信息交流室,陈列相关资料如《海洋天堂》、《爸爸,别哭》、《大哥的幸福》等影像资料及相关资料,供亲友观看与阅读交流,定期组织讲座,分享成功康复案例,为自闭症孩子建立强大的亲友支持体系。

    “人”的另一个因素还在于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乐于奉献,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专业团队。以“尊重、专业、奉献”为文化引领,尊重孩子、尊重家长,尊重亲友,是交流与沟通的出发点,专业基础是服务的基石,奉献是根本,构建一支强大的服务团队服务弱势群体,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基地建设。亲友交流基地建设,最初选择与认可不是自闭症孩子,而是家长与亲友,建立亲友交流基地是成功的第一步。其次是训练与生活基地建设,结合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建立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基地,如感统训练室、多感官刺激室、心理治疗室、单训室、音乐治疗室、游戏治疗室等是康复治疗与训练的基础,紧跟国内外康复治疗训练理念,不断改进治疗康复方式方法,是成功的法宝。

    “成事在天”,不是唯心论。其一是康复理念前移,通过基因检测与诊断,杜绝近亲结婚,关注基因治疗,研究残疾预防,减少宫内感染机会,补充叶酸减少发育畸形的机会,研究产时高危因素,减少产时组织器官损伤损害,有大量的事情可做。其二加大宣传教育,及早认识并接受事实,早期或超早期康复治疗,认识“0-6”岁抢救性康复治疗的目的与意义并落实到行动上,任重道远。其三,充分利用好党和国家政策,强化为自闭症儿童服务技能与本领,不断总结与反馈信息,打造一支“尊重、专业、奉献”的强势团队,是对“成事在天”的最好诠释。

    自闭症儿童康复体系建设,路漫漫,我们将不断求索。, 百拇医药(李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