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79331
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张爱华 王玉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丹参静滴14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80mg ivdrip bid 14天,纤溶酶200u ivdrip qd 3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对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良好的疗效,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纤溶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图分类号] R74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067-0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若处理治疗不得当,可能发展成为脑梗塞。据报道,TIA患者大约1/3发展成脑梗塞,1/3反复发作,1/3可自行缓解。所以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控制TIA发作,对预防脑梗塞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治疗TIA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住院的TIA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制定的TIA诊断标准,每日发作≥1次,除外严重的心、肝、肾、肺合并症,出凝血机制障碍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其中颈动脉系统TIA4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12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1岁,颈内动脉系统2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8例;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3岁,颈内动脉系统2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4例。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降脂、降糖、控制血压等治疗。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丹参250ml静滴1次/天,14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纤溶酶200u静滴,1次/天,连用3天,奥扎格雷钠80mg静滴2次/天,14天。

    1.3 观察项目 (1)治疗后TIA发作停止时间;(2)不良反应及出血并发症。

    1.4 疗效判定 基本治愈:3天内TIA得到控制;有效:发作3-5天得到控制;无效:治疗7天无好转;恶化:发展为脑梗塞。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见表1。实验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83.3%,二者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无一例发生脑梗塞,对照组有2例发展为脑梗塞。两组均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造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结构性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症。其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主要有以下几个学说:①微栓子学说;②脑血管痉挛学说;③血流动力学改变;④血液黏度增高等血液成分改变,如纤维蛋白含量增高等。微栓子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狭窄处附壁血栓或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脱落有关。硬化斑块破裂使血管内皮下组织成分暴露,可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使凝血、纤溶系统失衡,从而导致血栓形成。有研究表明,TIA患者急性期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明显降低[1],t-pa是一种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丝氨酸蛋白酶,能和血栓中的纤维蛋白特异性结合,激活纤溶酶原,使血栓溶解。T-pa活性低,说明急性期患者体内的血浆纤溶系统活性下降,不能及时有效的溶解附壁血栓,可能导致其反复发作或是发展为脑梗塞。

    纤溶酶是从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主要作用于纤维蛋白原机纤维蛋白,使其降解为小分子可溶片段,容易分解和从血液中清除,从而产生去纤维蛋白效应;本品还可促使 t-pa由内皮细胞释放,并增强其活性,提高机体血浆纤维系统活性,发挥抗血栓的功能。奥扎格雷钠是一种高效强力的血栓素A2(TXA2)合成酶特异性抑制剂[2],能阻断TXA2合成酶,减少TXA2的产生,降低体内TXA2的浓度,相反可促进前列腺素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的形成。所以,纤溶酶提高机体的纤溶系统活性,奥扎格雷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两者从不同的方面共同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清除微栓子,稳定斑块,防止梗塞的发生。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3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