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93019
非ST段抬高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李晓妹 杨波
第1页

    参见附件(1286KB,1页)。

     [摘要] 目的 探究非ST段抬高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24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其结果将其分为A组(非ST段抬高)和B组(ST段抬高),每组各62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再进行治疗指导。结果 经研究发现非ST段抬高病人多患有心绞痛或者糖尿病等,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弥漫现象。而ST段抬高患者则则多有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疾病,两者在死亡人数方面无差异性。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要根据其是否有ST段抬高,从而进行特征性治疗。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 ST段抬高性; 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072-01

    抽取在我院就诊的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62例,对两组患者的合并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史、心绞痛、胸痛、心律失常、实验室相关检验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于2006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62例,年龄53-86岁,平均年龄大约为65.4岁;其中男68例和女56例;患者病程1-8年,平均病程3.2年;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分别将抽样中的124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定义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史、胸痛、心绞痛、吸烟、心律失常、实验室相关检验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时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吸烟、胸痛、心律失常的人数方面对比,B组较少,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的CK-MB、cTnI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相关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峰值要比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高,心肌坏死的程度也相对严重,给患者的心功能带来的影响也较大,患者在出现梗死症状后的心脏功能要比患有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差一点[1]。然而患有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条件下主要有三支病变现象,缺血的程度也许要比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也会比较大。还有一些其他的相关文献曾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后主要受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范围的影响,而不受临床表现形式的影响[2]。因为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存在较少的短期并发症,并且有低水平的心肌损害标志物存在,但是患有此病的患者大多年龄较大,一般伴有多种其他疾病,且冠脉病变呈弥漫状态,标志着冠脉管壁有更加严重的病变。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若是对该病患者的处置不合理或者是不顾其继续发展下去,患有此病的患者存在发展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风险。考虑到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大多相对较轻,并发症较少,心电图的检测结果不具典型性,易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现象[3]。所以,在对该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医生要时刻做到提高警惕,对患有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要予以早期识别,使提早制定治疗策略得到保证。对持续胸痛的时间在大于30min或者有胸闷、心前区压迫感的患者,应对AMI症状的发生予以时刻警惕。

    总之,充分了解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以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能够在临床上对上述两种病症予以有效区分,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确诊,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更多的有效时间,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