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292426
结合纽曼健康系统模式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32例CVA患儿疗效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陈平 易丽 孙朝文 廖婧 黄振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结合纽曼健康系统模式探讨中西医给合在治疗小儿CVA方面的疗效相较以前单一治疗的优势所在。方法:以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作为理论指导,收集恩施州中心医院西医部儿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32例CVA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例)、对照组(20例),且2组之间患儿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程、疗程(均14d)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治疗组常用抗过敏药物、β2-R激动药、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对症治疗,以酮替酚治疗为例。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TCM辩证论治,通过配合中药方剂治疗,并对两组结果行SPSS 13.0统计学软件比较治疗效果并分析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35%,对照组为96.73%,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在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CVA患儿方面有重要的靶向作用,可以更好地提升对小儿CVA病情转归的认识,促进CVA 患儿康复,具有较好疗效和比较优势。

    【关键词】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中西医结合;小儿CVA;比较;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79-01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指临床上以慢性咳嗽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特殊类型哮喘,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主因之一[1]。笔者根据纽曼健康系统模式相关理论,通过总结恩施州中心医院西医部儿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32例CVA患儿在以酮替芬为主的西药治疗基础上,依据TCM “宣降肺气、清热祛痰”之法,选用炙麻黄、生甘草、石膏、杏仁、百部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论述如下,以供今后对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CVA提供研究参考和理论依据。

    1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是由美国护理理论家贝蒂•纽曼提出的。遵循整体观、系统观的调控理论,通过综合、动态的观点,贝蒂•纽曼在思考和探讨压力对个体影响,以及个体在压力源刺激下,作出调节反应和重建平衡的功能护理模式[2]。利用纽曼健康系统模式,能对临床CVA患儿进行科学规范化护理。在CVA患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中,CVA患儿是一个由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生长发育和精神等5个变量组成的整体。护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有目的、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使CVA患儿保持或达到最适系统健康状态[3]。同时,CVA患儿作为一个系统,可以被描述为一个中心核,中心核是一个基础结构,由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成长和精神等5种变量组成,外面被一些与核同心的环所绕。同心环表示保护基础结构的3种机制:最外层是弹性防御线,其功能是保持CVA患儿机体正常和稳定状态,防止压力源入侵;第2层是正常防御线,维持CVA患儿系统健康状态;最内层是抵抗线,其主要功能是保护CVA患儿基本生理功能。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中护理程序包括3个步骤:护理诊断,包括对CVA患儿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成长和精神方面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分类、评价,确定问题;护理目标,包括制定CVA患儿所期望的结果及为达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护理结果,包括对CVA患儿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及评价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贝蒂•纽曼强调护理措施需通过一级、二级、三级等3种预防措施来规划和组织CVA患儿护理活动,一级预防措施主要是保持CVA患儿稳定,以促进健康;二级预防措施主要是获得CVA患儿稳定,以减轻或消除反应,促使CVA患儿恢复到健康状态;三级预防主要是维持CVA患儿稳定。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CVA患儿在确诊前常被诊断为呼吸道感染,一般常经2周以上的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却不能减轻。病理生理改变是持续气道炎症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上皮黏膜肿胀,位于气道上皮黏膜下的咳嗽感受器在致病因子刺激下兴奋阈值低于正常人,对于各种刺激敏感性增高,在迷走神经直接反射下引起小儿顽固性咳嗽。临床常表现为:①咳嗽:病程常大于1个月,以晨起和夜间甚。②常无明显哮喘、发热,肺部听诊无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其他肺部并发症及肺部疾病少见。③诱因:感染、烟雾刺激、冷空气刺激、运动后发作,鱼、虾等食物诱发或无。④有个人、家族过敏史。

    3 诊治与结果

    3.1 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对小儿CVA诊断标准:①持续咳嗽>1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③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过敏原(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3.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用西药酮替芬为主,2~4岁患儿0.3 mg/次,5~8岁患儿0.5 mg/次,9~13岁患儿0.75 mg/次,1次/d,晚口服为宜。对照组:在治疗组基础上选用中药方剂:石膏15 g,川贝母、地龙、百部、杏仁、陈皮各6 g,炙麻黄、生甘草各4.5 g,水煎服。若伴有咽充血、扁桃体肿大者加玄参、蝉蜕、蒲公英;若伴有咽痒者加以桔梗、枇杷叶;若伴有反复感冒者加防风、黄芪等。熬制所得汤剂剂量需依CVA患儿性别、年龄、体重、体质等实际情况而定,建议2~4岁1/2剂/d,5~8岁2/3剂/d,>9岁1剂/d,3次/d均服之。以14 d为1疗程,停药2周,停药期不适每周随诊[4~5]。治疗期不宜服用其他西药及中成药,以免干扰对比度,停药2周后疗效分析最佳。两组均以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为护理指导,通过为CVA患儿实施免疫调节反应,增强机体自稳功能,重建CVA患儿兴奋阈值动态平衡。依据CVA患儿护理诊断制定康复目标,做好三级护理,以更好地配合药物治疗,促进病情早日好转。

    3.3 疗效判断标准

    3.3.1 咳嗽症状观察标准 ①轻度咳嗽:阵发性轻咳或间断性咳嗽,对正常学习和睡眠无影响;②中度咳嗽:介于轻、重度咳嗽之间;③重度咳嗽:昼夜咳嗽或阵发性咳嗽,对学习和睡眠有影响。

    3.3.2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①临床控制:咳嗽症状消失; ②显效:咳嗽由重度转为轻度或由中度转为消失; ③有效:咳嗽由重度转为中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 ④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3.4 结果: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同组用药前后比较时,采用非参数配对t检验。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病例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有效病例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为(1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2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