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289379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肌劳损100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王粤湘 黄雯波 林敏 陈林 胡吉园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 壮医;经筋疗法;腰肌劳损

    【中图分类号】R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212-01

    腰肌劳损又称 “功能性腰痛”、“腰背肌筋膜炎”或 “肌纤维组织炎”等,多由于长期腰部过度疲劳,使得局部缺血,肌肉痉挛,代谢产物积累导致组织变性,或者由于腰部急性损伤又未及时根治,使局部形成无菌性炎症,反复刺激使组织变性刺激神经末梢而产生疼痛[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009年10月一2010年12月,笔者采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肌劳损100例,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腰肌劳损患者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19~79岁(45.95±15.02);病程1个月~15年(25±33.79)。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如下标准。

    纳入病例标准:①年龄在18~65岁之间,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②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③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④腰腿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棘肌、腰椎横突及髂脊后缘等部位。触诊时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但腰椎x线或CT或 MR检查筛选,没有脊柱骨折、感染、肿瘤或隐匿性病变。

    排除病例标准:①伴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或合并严重感染、腰椎结核、肿瘤患者。②妇女妊娠期。③失去自我认知能力,提供的信息不可靠。④合并腰椎滑脱或压缩性骨折或严重椎管狭窄或有较大的骨赘等。

    2 治疗方法

    采用经筋三联法即经筋手法+针刺+拔罐治疗。

    2.1 经筋查灶:病人仰卧(俯卧)在髂前上棘的腹股沟韧带下,缝匠肌及阔筋膜张肌近端,寻找其皮下压痛或形成的“痛性小结”;对合并腰、横棘突损伤伴臀上皮神经疼痛者,予查明该横突阳性体征基础上,于髂前上棘和股骨大粗隆各为一点,取两点连线中点水平,向内侧划线约3.0-3.5CM处,探查臀上皮神经疼痛反应点,出现结节、剧痛或结索等,可确认为该神经痛。

    2.2 手法理筋:首先,对腰、腿、背部夹脊作广泛性舒筋解结治疗,疏通腰背腿的经络;然后,对腹股沟外侧的筋结点,施以点穴疗法,以解其闭郁;对腹缓筋,按该肌筋的理筋方法施治,毎筋结点施手法(双手拇指或肘尖按揉),用力由轻到重,反复3-5次,以达到提高痛阈,松解粘连,解痉止痛,使“结灶”全面初步松解的目的。

    2.3 针刺治疗:取穴,重点是腰2-3、 3-4、 4-5 横棘突之间、腹股沟“气冲”外侧点、股外侧皮神经疼痛形成的结点或结索。操作方法,以固灶行针法,左手拇指尖按压固定“筋结病灶点”,右手持28号1.5~3寸毫针,快速刺入病灶点,进针后轻轻提插,使病灶点出现酸、麻、胀、痛或向四周放射后即可出针,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无须留针。

    2.4 拔罐治疗:利用手动真空罐沿腰、腿、背部夹脊进行拔罐治疗,留罐5-8分钟取罐。

    上述治疗每3天一次,每次30-50min,5次/疗程,中间休息3天,再继续下一个疗程。

    3治疗结果

    使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疗效判定标准作为本研究的疗效评估标准。计算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量表积分改善率,计算方法(尼莫地平法):积分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95%为临床痊愈;改善率在70%-94%之间为显效;改善率在30%-69%之间为为有效;改善率不足30%为无效。腰肌劳损的腰和/或腿疼痛评分方法采用国际通行的、公认的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pain rating scales NRS)。结果,100例中,3疗程腰腿疼治愈26例,显效35例,有效3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3疗程腰部压痛治愈39例,显效0例,有效52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1%;3疗程腰部活动治愈93例,显效0例,有效1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4%(表1-3) 。

    4 体 会

    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甚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主要原因。McKenzie认为,不良坐姿可引起或加重腰痛[4]。本病的症状主要为腰痛,轻者仅感腰部不适而隐痛,或长时间处于某一姿势而感腰痛发作,当变换姿势、稍加活动或休息或按压、叩击腰部,其疼痛可减轻。重者则腰痛持续,时轻时重,甚至可向臀部及股后部放射,站立时间稍久则感腰部僵硬,弯腰起立活动受限。每遇过度疲劳、受寒着凉都可使症状加剧。

    中医学认为,腰肌劳损属“痹症”范畴,多因劳累过度,伤及筋骨,或感受寒湿,久病年衰所致。肾精亏损、筋脉失养、寒湿凝络而发。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本病通过手法理筋,可提高痛阈,达到即刻减轻疼痛的目的,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腰部血液循环,消除代谢废物和促进受伤组织愈合;同时,可将深层组织粘连松解,重新恢复这些组织纤维的活动,通则不痛;通过针刺,按照“以灶为腧”的取穴原则,“固灶行针”,直接将针刺至软组织损伤形成的硬结、条索状物处,深达发生粘连变性的筋结部位,达到目标明确,定位清楚,气达病所,效力集中,疗效显著的功效。针刺后,再用真空抽气罐对夹脊穴行拔罐治疗,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加速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而且,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经脉之间,可调节督脉、足太阳经脉乃至全身之阳气,达到通调脏腑经络的目的,可使瘀滞得通,正气得助,因此,能提高疗效,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本方法治疗腰痛,是既安全、无毒副作用,又简便、易行、有效的绿色疗法,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闵学进. 温针灸配合走罐治疗腰肌劳损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Ol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