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287414
睾丸淋巴瘤的CT影像特征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张伶 李梅 高振华
    参见附件(12kb)。

     本病确诊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而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术前诊断及提示临床分期的重要手段。综合分析本组睾丸病灶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笔者总结睾丸淋巴瘤的CT特征如下:①睾丸呈弥漫性肿大,体积较大,边界较清楚,单双侧均可受累,但以单侧病变居多;②CT平扫密度较均匀,基本呈等密度;③增强扫描强化较明显,强化多较均匀,强化不均匀者可见小片状或灶状坏死区,平扫密度稍低或等密度(CT值30~40HU);④多见同侧精索及附睾受累,精索受累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为精索增粗、迂曲,明显强化;⑤大范围CT扫描可发现腹腔脏器及淋巴结病变。

    本组病例中,有2例出现了下腹部肿块压迫下腔静脉,因此除了睾丸肿大之外,还可见到下肢及阴囊皮肤水肿(图3),这为寻找腹腔病灶提供了线索;同侧精索增粗并触及硬结,这一点与常见的生殖细胞源性肿瘤有所不同;另外本组中有2例在发现睾丸病灶后,及时行PET-CT扫描,发现全身多处FDG浓聚及肝脾、内脏肿块,对及时确诊本病提供了睾丸病灶外的证据。因此即使无明确的脏器症状,发现老年人单侧睾丸弥漫性肿大时,行大范围的CT扫描或PET-CT检查很有必要。

    本病主要需要与生殖细胞源性肿瘤(如精原细胞瘤、胚胎恶性肿瘤)、畸胎瘤及转移瘤鉴别。①精原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属低度恶性肿瘤,CT平扫多为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的软组织肿物,肿块也可较大,其高发年龄为30-40岁,发病人群相对年轻;病灶多为单侧性,双侧少见;多不侵犯精索及附睾;病灶增强后呈轻度强化,与睾丸淋巴瘤明显强化不同。有文献报道,后者增强后CT值增加程度略高于前者[7]。②胚胎恶性肿瘤是仅次于精原细胞瘤的常见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属高度恶性肿瘤,可直接侵犯附睾及精索。鉴别点是其发病高峰年龄更早于精原细胞瘤,婴儿及儿童也可发生;肿块密度不均匀,多见坏死、出血,软组织肿块较大;早期可出现淋巴结及肝肺转移,并可出现钙化。③畸胎瘤为睾丸常见肿瘤,其典型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伴钙化及或脂肪密度,与睾丸淋巴瘤鉴别不难。④睾丸转移瘤较少见,常是全身性转移的一部分,表现为睾丸内的结节影,而不是弥漫性的睾丸肿大,行胸腹盆联合CT扫描多可找到原发灶。

    综上,睾丸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并注意寻找淋巴结及内脏病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