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86894
对63例护理给药型缺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纪荣芝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护理给药性缺陷发生原因及特征,探索预防护理给药缺陷的管理对策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0年7月间,63例护理给药型缺陷的发生原因及特征,探索管理对策与预防措施。结果:(1)低年资护龄、低职称、低学历客观凸现护理给药缺陷突变。(2)查对不严、不遵守操作规程、沟通不够易致护理给药性缺陷的根源所在。讨论:护理管理人员针对易致护理给药型缺陷主客观因素,制定相应的与控制措施。在具体管理对策上,采取主观可控的“三查七对和规范操作流程”预防给药性缺陷的客观发生,强化护士法律观念,增强护士执业安全意识,确保护士执业安全和安全护理。

    【关键词】护理给药缺陷; 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52-02

    护理给药型缺陷[1],是指护理在执行医生药物性治疗医嘱时,患者实际执行与医嘱存在的差异。在临床工作中,如何确保正确给药,减少给药过程中差错的发生,是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63例护理给药型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针对性提出可控措施和预防对策,以此提高护理质量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7月—2010年7月我院各科上报于护理给药缺陷事件中63例,(按给药对患者结局影响的7级分类法,[2]本资料所载缺陷事件均无Ⅲ级以上伤害)护理缺陷报告、登记、评定标准是按我院护理缺陷管理规定进行,每月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对其进行评定。

    1.2 方法:

    对63例护理给药型缺陷回顾性分析,主要侧重于护龄、职称、学历不同层级,与事发因素如查对不严,不遵守操作规程、沟通缺乏、外因干扰、知识缺乏等统计不同层级护理缺陷的分布情况。详见下述1、2、3表例.

    2结果

    2.1 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发生给药错误分布情况

    表1 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发生给药错误分布情况

    年限

    缺陷例数

    护士人数

    <3

    41

    39

    3—5

    17

    13

    5—10

    4

    6

    10年以上

    1

    5

    2.2 不同职称护理给药缺陷分布情况,见表2

    表2不同职称护理给药缺陷分布

    职称

    列数

    护士人数

    护士

    45

    39

    护师

    17

    20

    主管护师及以上

    1

    4

    2.3 不同学历护理给药型缺陷因素分布情况,见表3

    3分析

    3.1 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护理人员发生给药型缺陷的原因探讨:

    本资料63例护理给药型缺陷,从上述列表1、2、3所具表象型显示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护理给药型缺陷的群体特征,这与文献报道相一致。[3]由此说明,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拥有与实践技术和熟练的技能之间尚存衔接与磨合间隙。因而,本人认同张继春等[4]:“护理人员的成长有实践性、晚熟性、群体性、终身性特点”的观点,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熟练、应对能力和娴熟的业务技能,需要将理论与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做长时效的响应和经验积累,其成熟性可等同于临床医师。

    3.2 护理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容易导致给药缺陷的主要因素

    3.2.1 “三查七对”执行不严:

    临床实际工作中,护士在执行药物性治疗医嘱时,其配备和配制过程中“三查七对”是规范的。而差错的出现往往是在后期分布到 具体病室、床位、患者、和治疗进行时,由于习惯性认为前期流程正确,但忽视了在人杂事多的环境下,再行慎查慎对巡视环节,从而致给药缺陷。此现象不表现年资、职称、学历的统计关联性与相关文献报导相似。[5]

    表3 不同学历的护理给药型缺陷因素分布情况

    3.2.2 不遵守操作规程导致给药缺陷处次位:

    护理管理制度的约束,临床各类护理均有规范的操作规程,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执行医嘱时时遇人手缺乏,工作量大,杂事缠绕,注意力分散,精神与体力倦怠 ,加之主观警觉性松懈,安全护理意识便淡漠,易致放弃再巡查与校对,故致给药型缺陷。

    综上所述,护理给药型缺陷的发生,就是根源性因素分析,诸多如年资低、学历低、职称低、环境干扰等主观不可控因素不是主导因素。相反,护理人员主观可控的执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工作流程中的高度责任性的松懈与淡漠是致给药型缺陷的根源性因素。[6]

    4 管理与对策

    4.1 健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针对“5R”错误,除了健全“三查七对”,规范操作规程外,同时要特别加强护士执业法律观和职责意识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安全执业与执业安全,确保护患双方权益。

    4.2 加强护士药学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药物使用品种多,更换过快现象,首先要求护士加强新药药理知识学习,掌握药物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剂型,常规用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并向医院药师委员会建议,尽量规范用药品种,延长更换周期,提高药物治疗安全。

    4.3 注重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流程规范培训:

    根据不同学历、年资、职称制定相应的目标与要求的长效性培训计划,逐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应对能力,保障护理给药安全。

    4.4 培养良好的护理心态:

    临床上,护理人员的良好心态,如以殷切的心情、慈祥的面容、温馨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即可使自己处于乱而不乱的环境中处事。又对患者施与一剂安慰良药。因而,易于得到患者积极理解、配合,协助与支持,同时又给护患双方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缺陷提供极大方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4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