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285332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急性胆囊炎56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达朝玲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清胆通腑汤联合头孢曲松、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两组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急性胆囊炎总有效率为90.0%,高于西医治疗组61.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疗法;清胆通腑汤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411-01

    2011年4月~2011年1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胆囊炎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21~70岁,平均42岁,病程7~23天,平均10.5天;中西医结合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2岁,平均44岁,病程7~12天,平均11.2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均有右上腹痛、胆囊区压痛、恶心、厌食、发热、血象高,B超显示胆囊增大、壁厚以及结石影[1]。

    1.2治疗方法:

    西医组给予头孢曲松3.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0.2%氧氟沙星100ml静脉滴注,0.5%甲硝唑100ml静脉滴注,均1次/d,7天为1个疗程。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自拟清胆通腑汤:柴胡12g,茵陈、金钱草、虎杖各30g,金银花、栀子、黄芩各15g,黄连9g,大黄(后下)10~30g,厚朴、枳实、桃仁、郁李仁各15g,生白芍30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半夏各12g;体壮腑实者,重用大黄,必要时与芒硝配伍,年老体弱者,大黄量不宜过大。1剂/日,水煎2次,早晚分服或鼻饲。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1个疗程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B超复查胆囊体积恢复到正常水平,胆囊壁光滑,无增厚,无胆汁淤积。有效:治疗1个疗程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复查B超胆囊或体积较前缩小或胆囊壁光滑无增厚,无胆汁淤积。无效:治疗1个疗程临床症状和体积无明显缓解,B超检查胆囊炎症无好转。

    2.2临床疗效

    3讨论

    急性胆囊炎绝大多数是在胆结石的基础上胆囊管梗阻,也可能与手术、创伤后的脱水、禁食、麻醉止痛剂的应用,以及严重的应激反应所致的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属于中医胁痛、胆胀等病范畴,辨证多属胆腑郁热。湿热蕴结,煎熬胆汁结为砂石,砂石阻塞胆道,胆汁失于疏泄,又会化生湿热,引起胆胀、胁痛;胆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秉受肝之余气,贮藏和疏泄胆汁,与其他六腑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胆汁疏泄失常,就会影响胃的和降、小肠泌清别浊以及大肠的传导功能,导致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病因是胆腑郁热,病机是腑气不通,六腑以通为用,故中医治疗当清胆化湿,利胆通腑[2]。

    自拟清胆通腑汤中,柴胡、茵陈、金钱草、虎杖清热利胆、解毒化湿,黄芩、黄连、金银花、栀子清热燥湿解毒,大黄、厚朴、枳实理气通腑,桃仁、郁李仁润下导滞,生白芍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清胆化湿、利胆通腑之功。结合西药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使肝胆疏泄正常,通降顺畅,湿热得除,炎症消退。通过观察,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明显缩短病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