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43801
孩子被“虐”你会察言观色吗?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第2期
     前段时间,保姆、幼儿园虐待幼儿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我们在愤怒疼惜的同时是否想到,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虐待,语言暴力的伤害可能更深更隐蔽。那么,如果孩子被“虐”,你会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吗?

    反常行为可能就是被“虐”标志

    虐童行为对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很难察觉到孩子正在家庭之外遭受虐待。一般来说,如果孩子身体受到伤害,容易被家长察觉,后续处理也更为及时。但责骂、疏忽等心灵虐待则十分隐蔽。

    对于年龄偏小的儿童,他们在心理受到伤害后可能会表现为恐惧、逃避等行为,通常这个时候他们会更加小心翼翼,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一系列反常的行为可能就是儿童正在遭受虐待的标志。比如对于刚上幼儿园或刚刚接触保姆的宝宝,会有抵触情绪是很正常的,但大部分宝宝之后会适应;如果一段时间后,你突然发现宝宝对上幼儿园反感、对保姆有抵触情绪、有很强烈的分离焦虑,就要向宝宝及时了解情况。

    不带暗示 情景再现小游戏

    被虐待的儿童通常很害怕告诉别人,因为他们害怕因此被责备或者没有人相信他们。有时,他们保持沉默,则是害怕被更严厉的虐待。而且幼儿本身表达能力也不够。但是孩子被虐待或者独自面对虐待事件越久,身体和心理的康复困难就越大,所以家長要学会用孩子的语言发现异常。

    当家长有所怀疑时,不要立刻着急地逼问孩子“有没有打你?有没有骂你?”对于认知判断力不足、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在家长的暗示诱导下,有时候可能会与事实背离。游戏是孩子的语言。在游戏时,孩子能够更好地表达内心想法。不妨经常跟孩子一起玩“小老师”、“小保姆”的游戏。他演出来的角色是个什么样,事实也多半就是什么样。

    “虐”后陪伴 给足孩子安全感

    很多时候,创伤事件本身,孩子并不会有太多的理解,孩子仅仅是感受到:我难受,我不高兴,我很害怕。家长要避免增加孩子额外的惊吓和负担,比如:让孩子反复独自面对不熟悉的人;在孩子面前暴跳如雷;责怪孩子,疏远孩子;反复在孩子面前争吵;恐吓孩子。家长们可以给予孩子比较安静、平稳的环境,特别是在孩子面前情绪大致平稳。

    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比如,每天抱一下孩子,用手抚摸一下孩子的背部。尽量避免让孩子独处。平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感,这个时候也会起到明显的作用。

    幼儿不会像大人一样,宣泄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想象性的游戏,来引导孩子情绪的宣泄。离开平时熟悉的场合,外出短期旅行,也是可以选择的做法。, 百拇医药(李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