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18年第11期
编号:13269606
养生不能让自己太“憋屈”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第11期
     现在各种养生方法五花八门,有人照着做非但没效果,还引起不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周岱翰教授指出,很多人易走入误区,对养生目的没有正确认识,导致生活没质量,还怎么养生?推迟老年病、延长寿命是养生的长远目的,而提高生活质量、活得舒服是近期目的,两者都不能偏废。

    “三因”制宜,个性化养生

    要形成能提高生活质量和防病益寿的个性化养生方法,《黄帝内经》阐述的“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是基本的指导原则。

    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等因素各有不同,养生不能忽视这些个体差异。

    因时而异。一日之内有昼夜交替,一年四季有时序变化,养生应顺应天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因地而异。地理环境可影响人体,养生应将这些地域特点考虑进去。

    食疗就能治病?千万莫痴信

    有人因滥用“保健”或“防癌”食物出现“健康食物痴迷综合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应引起警惕。

    中医药学学术特色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食疗亦不离其宗,要因人因病辨证施膳。中医临床食养学不但着眼于食物营养,还着眼于食物的性味,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食物也不例外。

    孙思邈论述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合理饮食是“安身之本”,日常应以五谷杂粮为主食,配合五畜肉类补益、水果蔬菜辅助充盈各种营养成分,才有健壮的体魄。虽中医倡导“杂合而治”,食疗可辅助、弥补药物或其他疗法的不足,但代替不了药物所起的作用。

    “清心寡欲”很重要

    多欲易伤身,这不是药补或食补力所能及的。现代社会物质丰富撩起更多欲望,離古人提倡“清心寡欲”“无心得大还”境界越来越远。适当卸下精神包袱,少做些无谓虚耗精力和心神的事,可能比吃什么大补药食都更重要。不要过于计较,不要总为个人私利打小算盘。

    【温馨提示】

    警惕两大养生误区

    误区一:不该吃的东西,再喜欢也只能忍了

    除对某些食物过敏不能吃,或像痛风之类对高嘌呤食物要少吃外,日常饮食在讲究均衡的原则上,还应尊重不同的口味。如有人偏爱咸,患高血压,确实应少吃咸,但太淡可能什么都吃不下去,营养跟不上,身体更差,不如就吃咸点,总量控制问题也不大。

    误区二:吃素“辟谷”,刻意减肥防病

    有些上了年纪稍有点发福的老人一味节制饮食,刻意吃素甚至禁食或以不恰当的“辟谷”来控制体重,结果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肥胖确可引起多种疾病,但刻意“清淡”盲目求瘦,以致营养跟不上、身体抵抗力下降、体质变差,甚至损害到脏器功能,就得不偿失了。, http://www.100md.com(郭静 魏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