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541376
羞愧感文化差异研究综述(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6期
     [摘要]目的探讨羞愧感的跨文化差异,为建立我国文化中羞愧感的维度,理解和认知羞愧感的功能和潜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临床评价能力,发现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结果 羞愧感的意义、前提条件和实际的体验存在跨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是由语义学和社会环境的差异造成的。结论 我国的羞愧感研究较少,需要进行羞愧感性别差异研究和文化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心理学;羞愧感;文化差异;语义学;社会环境

    羞愧感是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难堪、耻辱的体验。当人们知觉他人对其某种行为或性格有消极评价时或意识到自己违背了道德标准、目标或社会习俗时都会产生羞愧感。虽然羞愧感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但是羞愧感的意义、前提、实际的体验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趋势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差异。西方国家中的羞愧感文献不能确切地描述我国文化中羞愧感的作用和功能。了解羞愧感的跨文化差异有助于建立我国文化中羞愧感的维度。理解和认识羞愧感的功能和潜在价值可提高临床评价能力,可以调节人的行为,发现有效的干预方法,更好地理解人格差异。本文将对有关不同文化的羞愧感的研究予以综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1 羞愧感语义的差异

    Elias发现欧洲文明化的过程建立在两个对立的趋势上:一方面强调羞愧感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却增强对羞愧感的抑制。除了英语,欧洲其他国家语言中都有两种羞愧感。例如德语中,分为schande(使人蒙羞的羞愧感)和scham(日常的羞愧感)。法语也精确地做出了同样的区分,honte和pudeur。日常的羞愧感通常不意味着冒犯。我们对日常羞愧感的理解是,它是我们成为守规矩人的素养的一个必要部分。因为英语中没有日常羞愧感的词,我们一谈到羞愧感就冒着侵犯人的风险。因此,英语限制着对人格的整个领域的讨论。Shaver及其同事通过分析英语、意大利语、汉语和印尼语中情绪词汇的组织,发现当被试按一些基本的情绪语系将情绪词汇予以分类时,只有中国人把羞愧感(包括内疚感、窘迫感)归为额外的一类情绪,即在中国羞愧感是一个基本的情绪语系。Heider研究发现不同文化的羞愧感词汇存在微妙的差别:在奥里萨邦和印度,羞愧感被看作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它还可以减少愤怒感。

    在中国和日本,大量的有关表情的语义资料有很多是关于面子的。Wang和Fischer为汉语中内疚感、羞愧感和窘迫感列了150多个种类的词汇,但是仅仅有一部分能用英语表达。如英语中的“red—faced”在汉语中有同样意义的“脸红”(face-red)。在有关脸面的许多表达中,羞愧感和面子在汉语的习语和口头语中都可以表现出来。例如丢脸。丢脸本身不是一个私人情绪。Bedford报告丢脸可能包含内疚感、羞愧感或者同时包含两种情感。Lau,Chiu和Ho发现丢脸包括的情绪范围远远超过英语中的对应词embarrassment(窘迫感),丢脸与羞愧感的关系比与窘迫感的关系更密切。日语中大量的单词和短语与汉语对应词的意思密切一致。这说明在汉语和日语中羞愧感的涵义比英语中的shame的涵义要丰富得多。而且与地中海区域的荣誉文化中的羞愧感比较类似。

    Shaver等也比较了美国、英国和中国儿童最初获得的词汇,发现中国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会使用羞愧感,而美国和英国儿童则不这样。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不同文化中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同。Fung发现中国的养育者普遍采用使孩子知羞的方法来使子女实现社会化,产生道德行为。这种方法在孩子2岁半时就开始使用,并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使用的程度也提高了。而这种教养方式在个人主义社会中很少出现。

    2 羞愧感的社会环境差异

    羞愧感存在跨文化差异,一方面是由于语义学,即翻译理解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羞愧感存在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早在1946年,Benedict就提出了“羞愧感”文化和“内疚感”文化之间的区别。羞愧感文化是使用外在的认可或来自于外界的惩罚来规范人的行为,而内疚感文化是使用心理内在的认可或来自于心灵内部的惩罚来规范人的行为。不过现在看来,仅用“羞愧感”对“内疚感”来区分文化可能过于简单和刻板了。

    2.1 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对不同文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区分:强调个体和强调集体。大多数西方文化(可能除了地中海地区的欧洲文化)拥有更多的个人主义者,而大多数非西方文化拥有更多的集体主义者。个人主义文化鼓励独立、自主和平等,而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顺从、相互依赖、集体团结和等级制度。羞愧感是一种消极情感。它伴随着渺小感,低下感,退缩行为,对评价或责备的恐惧。害怕体验羞愧感使得人们不去做与他人不同的事情。因此羞愧感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然而,由于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羞愧感作为社会控制和孩子教养的一个重要工具,这种控制可能范围更广且更精妙。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以亚洲文化为代表)对羞愧感的理解存在巨大的差别。在西方,普遍认为情绪是一种私人体验,尤其是内疚感、羞愧感和窘迫感被视为自我意识情绪。而在集体主义社会引发的情绪,情绪被解释、表达和知觉的方式,以及伴随着情绪表达的结果都不是私人的。如集体中的领导人被羞辱比下属被羞辱更为严重。因为领导人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体,而是整个集体利益的化身。在集体主义社会中避免不赞成、拒绝或排斥是社会交往的动力,比起个人主义社会的寻求赞扬、接受或声望,这是一个更强的社会动机,而在美国与此正好相反。在亚洲和其他传统的国家中,羞愧感能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其定义也更为广泛。例如在韩国羞愧感在个体和家庭机能中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当韩国人没能遵守规则时,他们感到羞愧,并且会受到他人的责备。个人的耻辱可能有损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份。羞愧感与保全面子有关,他们担心丢脸并力争体面。家长通过对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儿童的比较和批评来使孩子学会体验羞愧感。教师也用羞愧感作为一种控制儿童的有效方法。如果儿童违反了学校的规则,没有得到好的分数,教师就在其他儿童面前羞辱这个儿童。中国、日本文化中的羞愧感也与此类似。这就是亚洲社会的“羞愧感”文化。因此许多描绘美国社会与羞愧感相联系的价值和结构,并不能反映出亚洲国家中的羞愧感体验。

    2.2 中国文化中的羞愧感 跟许多集体导向的文化一样,中国的文化也强调羞愧感。然而由于它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发展,中国的羞愧感概念具有它自己的特点。中国文化中羞愧感的重要性是与儒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道德思想相联系的。儒家思想既把羞愧感定义为一种情绪,也将其定义为自我检查的能力,它能推动个人做出符合社会以及道德要求的行为。儒家思想重视羞愧感的作用和力量。西方普遍认为羞愧感对人的健康不利,而儒家思想并不这么认为。在中国文化中,如果, 百拇医药(竭 婧 杨丽珠)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