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27028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5期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开展心理社会干预提供依 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678例门诊病人,其中包括心理门诊组、内科疾病组, 健康对照组。结果 内科疾病组的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抑郁 、焦虑4个因子分的得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1]。数据显示 近四分之一的 综合医院就诊病人存在抑郁/焦虑症状。综合医院遇到的抑郁障碍病人比精神专科更为普遍 [2]。但 由于这些心理障碍患者的就医表现方式是各种形式的躯体化症状,患者往往认为这些不适症 状是躯体疾病造成,而根本无法意识到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同时,作为综合医院的专科 医师,由于局限和习惯于躯体疾病的诊治,也难以真正识别和治疗这些心理障碍患者。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着重认识普通内科门诊患者的心理障碍患病 情况以及患病的特征,澄清认识,消除误区,为今后普通内科门诊患者的心理障碍寻找更有 效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减少病人因反复检查带来的经济负担、 躯体痛苦和精神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调查的对象为南阳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6年9~12月门诊病人,同期体检的 健康人,以及同期在精神病医院心理门诊就诊者。共收回有效问卷588份,男320人(占54.42 %),女268人(占45.58%)。年龄45.5±14.2岁,将调查对象分为3组,其中心理门诊组136人 ,内科门诊组 302人(简称疾病组,均确诊为糖尿病、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等)健康组15 0人。经χ2检验3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上无显著差异( P>0.05)。所有对象意识清楚,无严重视觉不良、听力障碍,也无语言交流障碍。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3]。按Deragatis5级评分 法,因子分1.5分为阳性征,由经过一致性培训的工作人员按测验的要求进行测试,在调查 前说明目的以取得配合。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由SPSS 10.0软件包统计完成。

    2 结 果

    见表1和表2。

    由表1结果可见,心理门诊组的总分、阳性项目数、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5 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内科疾病组(P0.05)。

    由表2结果可见,内科疾病组的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4个因子分均 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

    3 讨 论

    Plante等[4]发现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心理负荷过重,不 善于调节的人常呈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增加。WHO在15个中心进行的一 项合作研究表明,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有心理障碍者达24%,抑郁症和心境恶劣者达12.5%,而 内 科医生的识别率则为55.65%,国内这一问题更为明显,仅为21.0%[5]。而国内外研 究发现,冠心病、高血压、高血糖等患者普遍存在情绪障碍[6-8]。消化性溃有着 多方面的心身疾病患者、哮 喘患者健康损害,包括躯体症状和情绪障碍,如强迫、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本研究发现 内科疾病组的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4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1)。而心理门诊组的总分、阳性项目数、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5个因子的 得分均显著高于内科疾病组(P<0.01)。内科疾病多呈慢性复发性的过程,病 程长呈加重趋势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下降,经济收入减少,而这些也会导致情绪的改变。心理因 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消化性溃 疡作为心身疾病的课题已被大量研究证实是一类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负 性情绪和个性特征是重要的冠心病风险因素,近年来研究已证实抑郁和冠心病关系非常密切 。

    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影响血糖的控制。Katon发现凡是得到充分抗抑郁治疗的患者抑郁症 和糖尿病的症状均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忽视病人的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并对控制病情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应该从社会、心理、生物等多个角度入手 ,全面改善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合医院内科医生在治疗躯体疾病时,桎考虑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注意识别、诊断,并及时 进行心理干预,会更有利于躯体疾病的康复,全面改变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必要时转诊心 理科,以便做出明确诊断及时系统地治疗,更好地解决现代临床的实际问题。

    4 参考文献

    [1]肖世富,严和骏,陆余芬等.世界卫生组织初级保健病人心理障碍合作研究的上 海样本结果.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2):90-94

    [2]Richelson E. Treatment of acute depression. Psychiatry Clin North Am , 1993,16:461-478

    [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 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4]Plante GE. Depres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abolism, 2005,5 4(suppl 1):45-48

    [5]严和骏,肖世富,陆余芬等.综合医院就诊者心理障碍调查.上海精神医学,1996 ,新8(2):65-68

    [6]万兴松,宋晨霞,龚桂平等.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 (2):17-19

    [7]邹树芳,于锦华,周玲.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分析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5):386-387

    [8]周英,尤黎明.冠心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36 -838

    (收稿时间:2007-10-20), 百拇医药(马丽霞 邱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