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431920
“中国最高级别的女农民”唐克碧在造福乡民中的灿烂人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中国保健》 2007年第4期
“中国最高级别的女农民”唐克碧在造福乡民中的灿烂人生
“中国最高级别的女农民”唐克碧在造福乡民中的灿烂人生

     2006年11月,退休后回到四川仪陇农村当农民的唐克碧,登上了“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的领奖台。这个在同事们的视野内消失了4年之久的全国总工会女工部原部长,用这种方式,给了同事们全新的记忆。在北京全国总工会老干部局会议室,和记者谈起她的人生改变,唐克碧自己也是感慨万千。

    退休,是晚年人生新的开始,一向闲不住的唐克碧也总想在退休之后做点什么,但是,无论怎样“老妇聊发少年狂”,她都没有想过会回到数十年前的人生起点,从零开始,去做一个农民,所以,获得“中国最高级别的女农民”称号,并不在唐克碧的计划之内。

    家乡仍然太穷:女部长萌生念头当农民

    唐克碧的家乡在四川仪陇,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消化道也不好的她,在工作岗位上很少有时间回家,退休后决定回家乡去看一看。仪陇县赛金镇有她的一个亲戚,她收拾了简单的行装,就回到了几近陌生的乡下。然而,这一“省亲”,看到了许多让她为之心动的场面:羊肠小道上,她看见一位患重病的农民死在抢救的途中,亲人们伤心的哭声撕裂着她的心。让这个农民离开人世的原因,除了他的病,还有家乡崎岖不平、无法通车的山路。乡民们无论得了什么重病,都要用一副竹子绑成的担架,由乡亲们抬出山里;在老家住了两个月,这样让她伤怀的事儿不是一桩两桩,不久,一个孕妇也因难产死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更让她震惊的是,住在山里的一户农民,家里老人去世了,因为没有像样的路,连棺木都抬不出去,乡亲们只得用锄头、铲子重新开辟一条简易的路……身上流着农民的血的唐克碧听到这样令人辛酸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流下泪水。要是通了公路,要是有车,这样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唐克碧还发现,这里的村民非常穷,村里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很多,他们大多数儿女外出务工,没人照管他们,有的老人还得养着孙子孙女。不少老人在集日时走着崎岖的山路提着鸡蛋去集上卖,换点油盐钱。

    本来图这里空气清新、环境清幽,想让身体放松一下、好好调养一下自己的唐克碧,好多个晚上夜不能寐,她翻来覆去地思考着村民的困难和村里的问题,渐渐地在脑海里产生了一个让她自己都感到吃惊的决定:不回北京的家里颐养晚年了,也不去浏览名山大川,到国内国外旅游了,而是再回到这里来,为乡亲们做点事。好好修一条连通外界的乡村公路,再建一个养老院!

    仪陇老乡朱德:曾经嘱咐她要多为乡亲们办实事

    唐克碧和开国元勋朱德是仪陇老乡。当年32岁的唐克碧被选为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人大常委,朱德委员长在听会议发言的时候,听说她是仪陇老乡,就请她去家里吃饭。已经过去了30余年,可是,那天在朱德委员长家吃饭的场景她却一直难忘。

    唐克碧回忆说,那天,朱德委员长用大土碗盛了一大碗稀饭,就着四川泡菜和咸菜,吸溜吸溜地喝得挺香,主食是一个烤白薯。唐克碧深情地说,那时,朱德委员长年事已高,端大土碗有些费力,喝到最后,碗里有几个米粒,他高举着碗,使劲儿地往嘴里扒,说不能浪费粮食啊。饭后,朱德委员长把她留下和她聊天,对她说:“你是农民的女儿,很有出息,你这么年轻就当上了省委副书记、中央候补委员,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并叮嘱她说:“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你一定要深入实际,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不要成天坐在办公室里,要多下去走走,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多为老百姓办实事。”朱德委员长又说:“1960年,我回了一次仪陇,当时家乡很穷。你现在在省上工作,心中要有老百姓,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你要多关心家乡的父老乡亲,让他们早一点过上好日子。”1976年,唐克碧趁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机会,又一次来到朱德委员长家,探望朱德委员长。见到唐克碧,朱德委员长再次叮嘱她:“你在省里工作,一定要关心家乡的父老。”

    和记者说到这里,唐克碧略带自责地说,那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工作变动很大,从地方回到石油系统,再调到北京,一直在忙工作,很少回家乡去。那次回到仪陇,朱德委员长的话,又重新在我耳边响起,让我坐卧不宁。家乡太穷了,我应该回到家乡去,为乡亲们做点实事。

    集筹数百万:建乡村公路,修养老院

    3个月后,唐克碧从四川仪陇回到北京的家里,向家人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回仪陇,去度过我的余生。她对家里人说:“住在城里当然舒服,可是村里的农民还过得很苦,现在中央提倡建设新农村,我得回去帮助他们。”身体一直不怎么好的老伴儿首先反对:你以前一直忙,我好不容易盼到你退休,想让你在家陪陪我,再和你一起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回乡下,我怎么办?

    孩子们也都反对她的决定。唐克碧向家人讲了自己在仪陇的所见所闻,讲了自己回家乡要为乡民们做点实事的想法,慢慢地,老伴儿和家人都理解了她。为了见面方便,老伴儿也和她一起离开北京,搬到了成都的一个孩子家里,身体好的时候,就去仪陇陪唐克碧,身体不舒服时,再回成都休养。

    赛金镇民主村是仪陇县的贫困村,唐克碧决定在那里建立一个养老院,养老院规划3000平方米,同时修一条连通全镇7个村的公路与外面的公路对接,以此改变村里和附近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修公路、建养老院,大约共需投入660万元。其中养老院需投入300万元,修通公路得花360万元。660万元,对于唐克碧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她拿出了自己一生的几十万元积蓄,把每月的4000多元退休金也几乎全数投了进去。

    2004年工程启动了,但是,这些钱远远不够,于是她联系自己的老朋友、老同事和身边工作人员献爱心、伸援手,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到处化缘,四处奔波筹集资金。

    民主村并不是唐克碧的老家,听说她要在那里修路建养老院,且筹集了几百万人民币,老家村里的人都不理解。她说,做事不能有私心,如果我在自己的家乡做这些事,怎么对得起给我钱的人和帮助我的人?

    善行感动好友:众人加盟共签捐赠协议

    64岁的王安琴,曾任四川省委机要局副局长,退休后也来到民主村,与唐克碧一起摸爬滚打;林源方、曾莉梅夫妇退休后每人捐赠出10万元,来到村里一干就是3年多;67岁的王玉琼身患心脏病,原是一位个体经营者,听说唐克碧这里需要人手,也抛家别子住进村里当了一个志愿者。他们和唐克碧一样,成了民主村的“新农民”。

    筹集了那么多钱,又修路又建养老院,总有人会说三道四。为了让“晚年农民”当得清清白白,也为了让人们都理解她和伙伴们做的事情是为了乡亲们,自己不图一分钱的回报。为此,她和几位捐赠的朋友同时写下了一份“遗嘱”式的书面保证:“我们对养老院和公路投入的一切钱财、一切精力、一切心血,不图分文回报。今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子孙、亲人、亲属没有任何继承权。”

    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唐克碧处处节衣缩食,甚至到了对自己苛刻的地步。从2004年至今,她从未买过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在外办事,从不坐出租车,坐公交车也是有5角的就不坐1元的。在民主村,她吃住在侄孙女唐珍明家,婆孙两人挤一张床,有时人多,甚至3个人挤一张床。每天吃的也以稀饭、红薯为主,偶尔改善一下伙食,就是吃一碗面条。到仪陇县城办事,专挑小馆子,要1元钱一碗的小面,不够就让师傅添半碗汤来凑合。

    在民主村,唐克碧普通得就跟一位农村老大娘一样,普通的棉袄,普通的单鞋。唐珍明读小学的儿子几次悄悄地问妈妈:“住在我们家里的这位姑祖祖,真的是你说的大官吗?我怎么一点也看不出来呀!”为改善修公路民工的生活,唐克碧顶着夏日的倾盆大雨,背着背篓步行8公里山路,买来糖果、瓜子等,一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气喘吁吁,浑身透湿。人手不够时,她还亲自下厨做饭。

    改变山村面貌:晚年人生丰富多彩

    如今,铺满片石的公路已经成型,路面宽6.5米、长8.6公里,从村里一直延伸到赛金镇街上。公路开通那天,民主村81岁的陈宪碧老人,用背篓背着20公斤胡豆赶来祝贺。袁家坝村一组村民唐胜明挑着50公斤新稻谷也赶来了。这位质朴的老汉说:“以前路烂,孙子上学经常弄得满身泥泞,摔得鼻青脸肿。现在唐克碧把路修好了,又建了养老院,我要支持她一下,把这50公斤稻谷捐给养老院。”南部县三清乡坝村的10名村民听说民主村养老院开院,自发组织起来,花3天时间在养老院附近扎了一道彩门以示庆贺。成都市国防艺术团则组织28名演员志愿者来到民主村,为养老院和村民义演3天。

    现在,公路沿线到处是工地,20多家人在路边修房造屋。2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净诚安乐养老院”,也已经开业纳客。元旦刚过,才回北京看望病中老伴儿的唐克碧,又匆匆赶回民主村,去忙活那里火红的事业。

    而今,民主村变了,唐克碧成了村里最令人尊敬的人。太阳大了,村民为她送来草帽;下雨了,村民为她送来雨伞;吃饭了,村民要拉她到家中做客;地里的蔬菜、水果,硬要摘下一筐送她尝鲜……

    路通了,唐克碧说下一步打算开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招商引资,带动村民致富;还要请北京的专家到村里去,给农民讲课、开展培训,为农民“洗脑”;还要让更多的城里老人到她的“净诚安乐养老院”去养老。她说,城里人来得多了,就会影响村里人的观念,观念变了,村里的农民们才能真正走上致富路。她对记者说,如果有可能,她还打算再在村里建一个医院。不过,那又得四处去筹钱了。

    (摘自2007年第3期《中国老年》), http://www.100md.com(孙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