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9年第9期
编号:11780533
浅谈冠心病猝死的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25日 《中国保健》 2009年第9期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9-0342-01

    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病人已知或不知原有心脏病,在症状发作后既刻或1h内死亡。

    1 临床资料

    例1:男,76岁下壁心肌梗死,住院第21天,室内活动10min后吃水果约300g。例2:男,61岁,因过敏性皮炎住院,在床边与病友闲聊时猝死。例3:男,60岁,因冠心病住院,在准备出院的当天晚间,因回忆当年在工作中不愉快的事情猝死。例4:男,68岁,陈旧性心肌梗死住院7d,卧床休息时于8pm猝死。例5:男,65岁,因陈旧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入院后不足1h猝死。

    5例病人猝死前无明显症状,回顾病史都有冠心病史。国外病理资料统计,50%的心脏猝死发生于严重弥漫性冠状动脉硬化的病人。本文中例1由于活动后心肌负担加重,加之进食过快,使胃扩张以致心排出量增加。有资料报道,当饱餐后,胃腔体积增大使心排出量增加了30%,而在护理过程中,忽视了饮食方面的耐心指导。例2虽然在病历中有“冠心病史多年”的记载,但忽视了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心脏缺血情况未深入了解。例3因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加强,诱发心肌严重缺血。而在护理中只注意对恐惧心理的护理措施,忽视了保持情绪稳定的指导内容。例4的猝死发生于心急梗死后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间(6am、6pm、8pm),假如根据此规律提前给药,或许会避免猝死的发生。例5患者死于心室纤颤,假如能及时将病人安排在监护室,能及时根据其心电变化给予电除颤,也可能会避免死亡。
, 百拇医药
    2 讨论

    鉴于大多数猝死者无症状,或有或无冠心病史的原因,预防很大程度取决于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中、老年人应详细问有无缺血性心脏病史的症状,从护理角度应做好如下工作:

    2.1 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多发、多形、二联律或RonT的室性早搏是发生猝死的高危先兆。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也应连续心脏监护,观察心率、心律、ST段。对冠心病伴频发室性早搏并最大运动量时,ST段降低2mm以上者,心绞痛发作时,有严重室性早搏或出现RonT现象者应及早汇报医生准备给予抗心律失常治疗。室性纤颤是心脏电生理改变,如果能及时行除颤处理,成功率很高。因此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的心肺脑复苏方法,发现猝死病人应先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建立有效的呼吸循环过程,等待电除颤的时机,抢救病人的生命。

    2.2 消除发生猝死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 百拇医药
    2.3 健全卫生宣传教育内容

    2.3.1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逸免结合。在一天的脑力活动中要有短时间的体力活动,并有足够的睡眠。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快或突然用力的动作。因餐后易诱发心绞痛,故饭后应休息半小时。冬季应保暖。

    2.3.2 合理安排饮食,控制体重,防止肥胖。①每天进食应根据个人职业和工种。以热量能维持正常体重为合适,一般每日主食量控制在400~500g为宜。②必须控制动物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量,而植物油因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则勿须加以限制。③多吃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大量维生素,可使胆固醇降低。④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悲伤和兴奋。⑤掌握冠心病“突变,易变,多变”的临床特点,为病人备好急救盒,教会病人家属正确使用方法。

    [收稿 2009-02-23], 百拇医药(张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