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10年第6期
编号:11915938
扩张型心肌病53例的超声心动检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25日 《中国保健》 2010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6 - 68 - 01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为了探讨超声用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诊断价值,笔者对53例DCM患者的超声心动检查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53例DCM患者,男29例、女24例,年龄28~59岁,均伴有胸闷、气促、心悸等症状。其中9例合并高血压病,11例心电图检查提示心律失常及ST-T改变。

    1.2 方法采用日本东芝APLIO 7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是3MHz。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二维图像常规作胸骨旁左室长短轴观、心尖四腔观和大血管短轴观,M型UCG则主要观察及测量心室波群,二尖瓣波群和心底波群改变。脉冲多普勒(PDE)则记录主动脉及二尖瓣口血流形态,左室充盈情况,各瓣膜反流情况。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53例患者均显示全心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有45例室壁厚度在正常范围,8例略增厚。53例均显示室壁搏动弥散性减弱,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漂浮幅度减低,其中9例合并中度二尖瓣反流者则表现为左室后壁活动减弱,而室间隔活动则增强,但全部患者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率显著减低。本组房室瓣及半月瓣开放幅度均减低,开放时间缩短,以二尖瓣为著。二尖瓣开口前后径均小于20 mm,E峰与A峰变窄,幅度变小,呈单菱形或双菱形,E峰距室间隔距离明显增宽19~44 mm,平均(22±15)mm,EF斜率均未见减低,CD段平直呈多条回声。DE显示主动脉血流峰值明显减低,二尖瓣血流形态异常,E峰变小,A峰相对增大,基底部较窄,充盈时间缩短。38例伴有二尖瓣反流,11例合并三尖瓣反流,9例合并轻度肺动脉瓣反流。

    3 讨 论

    超声心动图(UGC)的临床应用为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手段。UCG检查DCM具有特异性表现,主要是全心扩大,以左室扩大较著,室壁搏动弥散性减弱。由于左室呈球形增大,二尖瓣前叶和后叶明显下移而靠近左室后壁 ,使二尖瓣前叶到室间隔垂直距离增宽,左室流出道增宽。由于室壁搏动明显减弱,左室残余血流量增多,舒张末期压力增高,使二尖瓣不完全开放呈双菱或单菱形。本组53例均显示全心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使用超声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1)用何种方法计算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 LVEF准确?M型抑或二维?M型超声计算LVEF时,根据左心室长径是短径 2倍的原理,采用左心室短径的立方法公式计算左心室容积,由于扩张型心肌病时左心室呈球形变,应用M型超声计算左心室容积会产生一定误差,故提倡采用二维单平面面积长度法或双平面改良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容积并计算 LVEF。(2)超声检查发现全心扩大,或以左心扩大为主LVEF重度减低(≤40%)符合心肌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诊断,除外继发性心肌病后才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心肌病,中毒性心肌病等。本组有 11例患者检查前临床诊断冠心病,DCM与冠心病的鉴别要点在于冠心病心衰时虽有左房左室增大,但很少有右心增大,主动脉内径常有增宽,二尖瓣 EF斜率常较缓慢,而且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可出现节段运动异常,缺血部位室壁局限性变薄。DCM则表现为全心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弥漫性减弱,二尖瓣开放幅度低,EF斜率可正常,主动脉内径正常或偏小。

    总之,超声心动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结果准确等特点,是DCM的有效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文玲.扩张型心肌病超声诊断价值.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97-98., 百拇医药(王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