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10年第9期
编号:11915344
冬虫夏草的保管方法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中国保健》 2010年第9期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9 - 100 - 02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它药性温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有更广泛的药用价值。因此其有效保存更为重要。

    1 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干湿度:虫草采挖出来是湿的,经过刷净、晒干到市面上销售。处理的干度不一样,储存时放在冰箱中也会让干度变化。一般来说干度都要求在95%以上,纯干也不行,用手轻轻一抓就有可能折断(断条形成的其中一个原因,销售过程, 中抓来抓去就断了一些)。饱满度:品相好的虫草是很饱满的,就像一个胖娃娃一样。由于采挖的时间不同,后期储存销售过程中水分的侵扰,虫草的饱满度会有区别,饱满度要是很差,就是所谓的瘪草了。断条:指虫草在采挖、刷净、收储及后期销售过程中发生了折断,分成两截或多截。穿条:指将断了的虫草用竹签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虫草。瘪草:由于采挖时间晚,虫体营养被草头吸收过多从而导致虫体变瘪,甚至变空,一般情况下,瘪草伴随着草头过长的现象产生。也有后期储存不当,导致受潮化苗导致变瘪的。

    2 分级方法

    对于藏野生冬虫夏草目前用人工分级的方法。取水分含量不低于4%至不高于8%之间的散装藏野生冬虫夏草后摊撒开,依据虫体外形大小分级。虫体外形大小相差5%以内为一个级别,不区分虫体颜色,藏野生冬虫夏草的原始虫体颜色和所生长的土壤颜色有较大关系,土壤颜色和地质岩层有关,在同一地区,地表岩层不一定相同,因此,藏野生冬虫夏草颜色对内在品质并无直接关系。

    对于散装野生藏冬虫夏草目前无统一分级标准,不同地区分级方法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10至32个级别。

    3 贮存方法

    无论是从冬虫夏草的评价指标、分级来看,或是从冬虫夏草的药效来说,虫草长时间储存,易受潮而遭虫蚀,导致其药效降低。如何有效防止冬虫夏草的虫蛀、霉变,尤为重要。发霉指药物表面发软、发粘。虫蛀是指药物因生虫而被蛀蚀的现象。在贮藏虫草时一定要放于通风、干燥、凉爽、低温的库房,也可密封贮藏。这样不但可以防止药材成分变化散失,也可以防止孢子和虫卵生长繁殖。此外,也可以对易虫蛀的药材使用杀虫方法。

    3.1 花椒防虫法对于散装大批量的冬虫夏草的保管,最现实的方法就是在阳光好的时候,把散装冬虫夏草撒放阳光充足的地面晒干,之后,轻轻的把冬虫夏草捡起,此时的冬虫夏草很容易断掉,装入塑料薄膜袋子中,底部每公斤冬虫夏草平均放入 200 克左右布袋装花椒一个后密封,放于阴凉干燥处,以后每30天左右检查一次并以充足的阳光晒干一次。阳光可以使冬虫夏草减少水分的同时,来杀死冬虫夏草本身所附带的部分霉变菌等,有利于保障冬虫夏草目前已有的内在品质。花椒所散发的气味有杀虫除菌的功效,可以帮助保存。另外可以先用大量的硫磺熏制花椒,然后把熏制好的花椒铺垫在冬虫夏草的下面,用硫磺的气味混合花椒可以起到双重杀虫的效果。切不可直接用硫磺直接熏制冬虫夏草,那样会产生大量的硫磺残留,长期食用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对于少量的虫草,应先将花椒用纱布包扎起来,放于玻璃磨石瓶底部,然后装入冬虫夏草,盖上磨石瓶塞[1]。

    3.2 真空冷冻干燥方法霉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30℃,10℃以下霉菌发育即迟缓,0℃即停止发育,热至45~55℃霉菌就死亡。本方法使冬虫夏草吸收低温雾化水分子,吸水率达75~80%,快速冷冻,在温度-50℃~-55℃下冷冻2~5h,在温度-45℃~-55℃下真空冷冻干燥2~20h,使成品含水率达5~9%。其特点吸水性好,真正体现了冬虫夏草的纯野生的原始形状、色泽、滋味及营养功效,提高了冬虫夏草的真正附加值,适合长期保存。

    3.3 其他方法胡庆余堂执业药师冯雁研究虫草与牡丹皮混放用牛皮纸或透明的玻璃纸包裹,冷藏可防虫蛀。苗西成利用麦糠或谷糠的隔潮性能,以保持冬虫夏草的干燥度,从而达到防霉的目的,并避免了虫蛀。此外气调养护技术、远红外辐射干燥技术、太阳能集热干燥技术、机械吸湿技术、低温冷藏技术、气体灭菌技术、60Co-γ射线辐射灭菌技术、包装防霉技术等[2]是通过控制药材含水量、库房温度、湿度、氧气含量阻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者是直接杀灭害虫、霉菌。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库房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爱琴,陈梅升.试述中药的贮藏与保管[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 21(7):443.

    [2] 陶薇,马梅芳.浅谈中药贮藏保管新技术[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 24(3):200., http://www.100md.com(张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