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1年第8期
编号:11086614
三黄二香散的发掘与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1年第8期
     作者的论文“《温病条辨》水仙根皮炎和三黄二香散”受到德国卡尔杜伊斯堡公益协会主办的“’2001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国际学术交流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并作专题报告,表明国际医学界对我国传统医学经验的高度重视,作者特将论文加工成科普作品,以让本刊读者先睹为快。

    清吴瑭著《温病条辨》卷一19条:“温毒外肿,水仙膏主之。并主一切痈疮。”又,20条:“温毒敷水仙膏后,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不可再敷水仙膏。过敷则痛甚而烂,三黄二香散主之。”

    吴瑭所说之“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即现代皮肤病学所说之接触性皮炎或毒性皮炎之丘疹,“痛甚而烂”即指皮损严重之皮肤糜烂。所以引发皮损者乃因水仙根所含有毒成分石蒜碱类生物碱刺激皮肤所致。

    在本草文献中,水仙根入药始于《本草纲目》,李时珍说:“水仙根,气味苦、微辛,滑,寒,无毒。主治痈肿及鱼骨哽。”《本草再新》说:“水仙根,味甘苦,性寒,有毒。治痈疽疮毒,排脓消肿,解热,去风,疗百虫咬伤。”又《岭南采药录》:“取头部捣烂,敷治乳痈;又治一切毒痈疽,捣烂敷之,能散毒。”《四川中药志》:“治耳前后肿,颊肿。”《中药大辞典》指出:“本品有毒,不宜内服,只供外用。”在以上众多著作中都未见提到水仙根外敷可引发毒性皮炎。显然,吴瑭是首次发现。这一发现并记载,在皮肤病史上有其意义,也是吴瑭对皮肤病学的一项贡献。

    然而,吴瑭本人并未认识到这一意义,他根据中医学传统原理认为这是一种“拔毒外出”的治疗手段。他说:“水仙花得金水之精,隆冬开花,味苦微辛,寒滑无毒,苦能降火败毒,辛能散邪热之结,寒能胜热,滑能利疾。其炒用全在汁之胶粘,能拔毒外出,使毒邪不致深入脏腑伤人也。”

    尽管吴瑭认为这是“拔毒外出”的治疗手段,但也不得不接受造成皮肤损害的事实。为此他制订了专门治疗水仙根皮炎的三黄二香散。吴瑭说:“三黄取其峻泻诸火,而不烂皮肤。二香透络中余热而定痛。”

    三黄二香散由黄连、黄柏、生大黄、乳香、没药5味药组成。其作用原理与如意金黄散相同。

    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吴瑭所说的:“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俗名大头瘟,蛤蟆瘟者”即重症急性腮腺炎,完全不必先敷水仙膏而可能造成毒性皮炎,可以直接用三黄二香散去治疗温毒,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三黄二香散亦可用于具有“红、肿、热、痛”症状的阳性痈疽,其效用绝不逊于如意金黄散。

    自吴瑭制订三黄二香散后,未见有人再用过此方,而后之方书也未见收藏。今日如果开发三黄二香散,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方中所用之“二香”,乳香、没药,历来都靠舶来,我国无产。新中国成立后,进口受限,且价格昂贵,要消耗大量外汇。故自20世纪50年代起,乳香、没药之供应就十分紧张,中药店长期缺货。为适应临床需要,我用白芷、川芎来取代乳香和没药,仍称三黄二香散。经过近50年的临床实践,证实用白芷、川芎取代乳香、没药,其疗效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黄柏也是紧缺药物,市上很难买到正宗黄柏。鉴于黄柏与黄连同为含小檗碱之生药,而黄连产量远远多于黄柏,因此,我从三黄二香散中删除了黄柏,三黄改成“二黄”(黄连、大黄),而二香改成“三香”,即于“白芷、川芎”之外,又加上橘皮1味。更名为“二黄三香散”,以区别于吴瑭之“三黄二香散”。

    (编辑 郝近大), http://www.100md.com(江苏/孙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