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084912
如何看待和防止中药不良反应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6年第1期
     自从化学药品问世以来,很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遏制。但随之而来的药品不良反应,也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已成为全球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被西方人士称之为“药物公害”。据有关报道,1998年,美国因药源性反应住院抢救者多达216万人,其中死亡者10.6万人,经济损失40亿美元。我国1997年的统计有210万人因西药药物反应住医院,19万人因此而死亡(相当于我国每年死于10余种传染病人数总和的12倍);目前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相比之下,沿用了几千年的中药以其安全性大受世人青睐。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末的40年间,中药毒副反应的报道仅5000例,且多属用药不当,例如把商陆当人参,细辛作散剂用量过大等。

    但近年以来,有关中药副作用的一些话题不时见诸媒体报道,最近见到某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品安全提示中专门讲到“中药不良反应突出”问题。怎样看待中药不良反应,是关系到广大人民健康事业的需要加以认真讨论的大问题。

    相传中药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的神农氏。文献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其药物分类法就是按药物有无毒性、防治疾病的主要功能和可否多服久服来区分上、中、下三品的。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说明传统中药理论对中药的毒副作用,从一开始就很注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