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健康成长 > 母乳
编号:11686379
母乳性黄疸不用怕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母子健康》 2008年第9期
     何为母乳性黄疸?

    50%~70%的新生儿均可发生黄疸。其中中度黄疸>205.2μmol/L(12mg/dL)中母乳性黄疸占14%。它可与生理性黄疸同时出现,也可能紧接着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或者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再现。所以,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确实很难与生理性黄疸相鉴别。但也有细微的差别。

    生理性黄疸:

    常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明显,7~10天后渐渐消退,2~3周将完全消退。黄疸较轻,宝宝没有其他不适。

    母乳性黄疸:

    一般发生在生后4~7天,可持续3~12周。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类:早发型在生后3~4天出现,5~7天明显;晚发型则多在生后6~8天出现,2~3周最明显。宝宝精神、吃奶、大小便与正常婴儿一般无异,不至于导致胆红素脑病神经损害。黄疸较生理性黄疸重,持续时间也更长些。
, http://www.100md.com
    追根溯源

    为什么宝宝会发生母乳性黄疸呢?目前发生原因还不是很明确,专家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1、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较牛奶中多且活性强,它能分解胆红素的结合,产生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在小肠吸收经肠-肝循环入血,引起黄疸。

    2、新生儿摄入不足,肠蠕动减少或开奶延迟,肠道正常菌群建立晚,可使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

    3、其他因素:如非酯化脂肪酸的作用等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母乳性黄疸应对法

    如果宝宝黄疸持续不退,但身体状态很好,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对婴儿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体重增加正常,你只需去一次医院,请医生排除病理性黄疸,然后按下面的方法去做。
, 百拇医药
    1、多次喂哺。母乳性黄疸较轻者无需特殊处理,对足月健康宝宝,增加喂养次数,在24小时内哺乳8~12次,或者更多;刺激肠蠕动,减少胆红素吸收可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

    2、停喂2~3天。黄疸较重的宝宝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如果黄疸出现明显下降,基本可确诊母乳性黄疸。在停喂母乳期间,可改用其他配方奶,必要时可以与光疗配合。暂停母乳喂养期间宜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分泌,待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

    3、服用益生菌制剂。若宝宝停哺母乳有困难,不喝奶粉,可给宝宝服益生菌制剂(如培菲康、妈咪爱、整肠生等)口服1周,按说明用药,多数也能使黄疸逐渐消退。

    4、新妈妈少吃肉食。哺乳妈妈要适当减少膳食中脂肪的比例,对防治宝宝的母乳性黄疸也有一定帮助。

    妈妈要知道的就医信号
, 百拇医药
    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但出现病理性黄疸时,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20mg/dL),血中间接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细胞因能量不足有变性坏死,此病变称为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所以孩子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或消退延迟,就要及时就医。

    等到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四肢无力。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则考虑出现核黄疸。即使治疗将来也会有合并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可能。

    链接:病理性黄疸

    黄疸还可由疾病引起,常见的疾病是以下三种。

    溶血性黄疸:多见于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败血症、红细胞形态及功能异常、小儿生后用某种药物,如大剂量维生素K3、磺胺、水杨酸、新生霉素、利福平等而引起。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内酶的活力低下,或因缺氧、窒息、感染等抑制了肝脏酶的活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都能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而使小儿出现黄疸。

    阻塞性黄疸:新生儿肝炎、先天遗传代谢病、先天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等均可导致胆红素排泄功能障碍。, 百拇医药(刘婷婷)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健康成长 > 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