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母子健康》 > 2011年第1期
编号:11988078
生活中进行全脑开发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母子健康》 2011年第1期
     很多家长关注孩子的全脑开发,经常是听完我的讲座后问我,哪儿有全脑开发的玩具或教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是开发孩子大脑的教具,不必非要买什么教具,关键是家长需要做一个有心人。

    训练类别能力

    我们每当吃一种食品时,都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东西,是萝卜、哈密瓜、茄子等等,告诉他们各种食品的特点,到时候你可以将几种食品混合起来,让孩子根据物品的种类、颜色、口味、用途、形状来进行分类。还可以通过分类多问孩子几个:“还有什么食品?”“什么食品可以替代它?”“什么食品与它有一样的用途?”“它们除了吃还有什么用途?”这样做是为了训练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训练图形认识能力

    带着2~3岁的孩子走在街上,看见大广告牌,可以告诉孩子这是长方形,这是正方形。那么,我们家的什么东西也是这个形状的?孩子可能说:桌子面是长方形,电视的荧光屏是正方形。看见孩子玩的皮球,可以问孩子什么东西和它形状一样?孩子可能答:苹果、足球、橙子、月亮、气球、宝宝的胖脸蛋等。如果孩子不费力气说的很多,就说明孩子思维的流畅性好。

    训练观察力

    带着孩子外出,例如坐公共汽车时,不妨事前给孩子布置任务:“今天去外婆家,你仔细记住我们要经过几个车站?外婆家的车站有什么特殊的标记使你一眼就能很快认出它?”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得孩子认识植物的,动物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形象,让孩子多认识,多识别。例如让孩子寻找他没有见过的野草和野花,这就需要孩子进行比较,仔细观察,增加孩子的见识。另外可以通过孩子见到的支离破碎的树叶,让孩子说这是什么树的叶子,使得孩子能从局部认识整体,进一步区分各种不同形象物体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训练形象扩展能力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家家”。如果孩子去医院看过病,不妨让孩子做“医生”,妈妈做“孩子”。通过“医生”给“孩子”看病的过程,让孩子在联想或表演中,认识了“医生”和“孩子”的形象。你也可以装成看病就哭哭啼啼的“孩子”或不愿打针的“孩子”,和“医生”对话。说不定你的孩子还能说出让你感到惊奇的话来。孩子通过游戏,提高孩子形象认识能力,练习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减轻或克服对医生的恐惧心理。

    训练空间认识能力

    平常用过的小塑料瓶不要扔掉,清洗干净,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1岁之内的孩子可以练习将小瓶放在大瓶里,或将糖、米花放在小瓶子里,练习孩子手的精细动作,手眼脑结合的能力。1~2岁可以让孩子将小瓶子按大小搭成宝塔。看看你的孩子可以搭几个瓶子。

    张思莱

    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儿科系,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不仅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并且在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心理学方面深有研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