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4年第5期
编号:13129794
临床中药师在中医临床路径模式下的合理用药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王慧 李婷 左文 葛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临床中药师;临床路径;合理用药;医院药学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5.042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5-0119-02

    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原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674号),旨在通过按病种收费推进我国医疗服务机制改革。然而,要真正落实这项措施,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1]。目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中医药医疗和管理机构也积极加入相关研究工作,以融入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大局。笔者现就临床中药师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中如何发挥专业特长,提高中药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面进行阐述。

    1 关于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指由各学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药师、护士、心理医师和医院管理者等)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将某种疾病关键性治疗、检查和护理流程标准化,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标准的医疗服务。临床路径管理是一种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新型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治疗程序规范化、流程化和合理化,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个体化临床用药管理方法[2]。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为了遏止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趋势,实行了由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的定额付款制度。目前,美国60%~80%的医院使用临床路径[3]。1996年,国内医院开始引入临床路径的概念,从2003年起,对临床路径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全国范围内开展临床路径的医院也在逐渐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全方位、多层次、在不同环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诊疗优势,开创了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先河[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