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6年第3期
编号:12754693
基于浊毒类证分型论治慢性胃炎(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3期
     按:慢性胃炎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胃气上逆,故治疗常以理气和胃为主,突出一个“降”字。而“降”之法并非一味用破气理气之品,应辨证采用化湿、活血、补益等,使上逆之气下行。本案以连苏饮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恶心呕吐。因患者嗳气不止,故配以石菖蒲、郁金,其中郁金辛散苦泄,性寒清热,入气分以行气解郁,入血分以凉血消瘀,为血中之气药,且因芳香宣达善解郁;石菖蒲味辛性温,以芳香为用,其性走窜,善能芳化湿浊之邪,以振清阳之气,并能和中开胃,因其性燥散,阴亏血虚者用之不宜,但与性寒清热之郁金相伍,则无耗血伤液之弊,可除胃腑气血郁滞及湿浊,胃气得降,则清阳可升。二药合用,乃取菖蒲郁金汤之义。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其中败酱草与黄连相伍既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又擅长清肠道湿浊之邪而除排便不尽之症。枳实、香附舒肝解郁、理气调中。二诊时加柴胡、黄芩加强疏肝解郁之效,且黄芩亦可加强清理大肠湿热之力。本案全方中理气药不过枳实、香附二味,而使逆气得降,浊毒得解,症状得消,正是将辨治浊毒与辨证论治之优势相结合的结果。

    案例2:患者,男,64岁。患者间断发作胃脘部饥饿痛3年,曾多处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11日来本院治疗。刻诊:胃脘部饥饿时疼痛,进食后缓解,但进食后胃脘胀满加重,口干,口苦,咽干,嗳气,无烧心反酸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