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7年第6期
编号:13049668
中药组效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与技术研究概述(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6期
     2.2.2 给药剂量 在进行药效评价时,特别是整体动物实验,给药浓度与发挥药效的物质浓度不一定呈线性关系,而且药物产生药效的药量区间也是未知的,故在实验设计时应考虑药量。鄢海燕等[31]研究发现,随着给药剂量由增加,瓜蒌薤白滴丸各共有峰与肌酸激酶的关联度也逐渐增加,随着给药剂量的不同,发挥作用的化学成分的关联顺序并不相同。目前研究中一般采用一个有效剂量进行实验。陈红鸽等[32]在研究不同粒度赤芍药材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谱效关系时,首先摸索了样品添加量,发现40%赤芍药材提取液对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抑制效果最好。

    还有学者研究了不同剂量药物指纹图谱,但该剂量与动物灌胃给药剂量之间相关度不大[33]。

    2.2.3 实验设计 进行组效研究时,多选择产地、品种、提取部位或炮制方法等差异的药材作为研究对象。符继红等[34]通过分析新疆3个不同品种的17批薰衣草精油样品,研究了薰衣草精油化学组成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

    在进行复方研究时,多将原方重新组合获得多个不同的处方进行研究[15]。常用的方法有拉丁超立方抽样、正交设计法、均匀设计法等。许雯雯等[35]在进行气滞胃痛颗粒复方药材抗炎活性谱效关系研究时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