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325305
浅析“调督升阳”针刺治疗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第2期
浅析“调督升阳”针刺治疗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3“调督升阳”取穴思路,4典型病例,5讨论
     3“调督升阳”取穴思路

    目前,RD治疗的目标是缩短头晕持续时间,减轻严重程度。督脉为一身“阳脉之会”,主调全身之阳气运行,因此,治疗时应重视调督升阳,主选百会、神庭、印堂、风府等穴,以疏调督脉,使清阳得升,脑海得充,气至则效,可起到立竿见影效果。同时根据病位辨证加辅穴进行治疗。

    百会,朝会之穴,位于巅顶,深系脑髓,阴阳之脉及督脉皆有直、支、络、从属,主上巅入脑之通路,有宣通气血、填精补髓之功,《针灸大成·胜玉歌》有“头痛眩晕百会好”。研究表明,电针百会能直接兴奋上行激活系统,解除脑细胞的抑制状态,使减弱的脑活力增强,同时改善脑血液循环,提高脑血氧供应[5]。另外,针刺百会能明显改善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从而减轻甚至消除眩晕[6]。印堂为经外奇穴,位于督脉的循行线上,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针刺印堂可推动督脉气血运行。百会、印堂相配可调和阴阳、畅达气机。

    风府,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阳维脉所会之穴,督脉由此入脑,经气由此直接进入脑内,针刺可疏通经络、醒脑开窍,故用于治疗癫痫、眩晕等。现代研究发现,针刺风府可以缓解长期劳损所致的局部肌肉紧张,减轻各种因素对交感神经的刺激,调整椎动脉的血流速度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