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00671
国医大师刘祖贻杂病调中思想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第11期
     3 善调脾胃,可安五脏

    杂病由于病变脏腑亦各不同,所采用治法多样,但无论外感内伤或虚证实证,是脾胃自病伤及他脏,或是他脏有疾而犯脾胃,均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胃既损,饮食及药物难入,治病无以谈起,故凡施药与人,须顾护脾胃。因此,刘老辨治杂病主张从中焦脾胃论治,提出“调五脏以和脾胃,和脾胃以安五脏”之杂病调中思想。如当五脏俱虚时,用药常恐顾此失彼,若面面俱到,则药杂而效微,此时应遵“稽古补虚诸法,千蹊万径,而其关键总以脾胃为之主脑”(《程杏轩医案·补虚》)原则,主以健运脾胃,脾胃安则诸脏亦安;如病重而虚极,已不任攻伐,仅补其虚,调其脾胃,亦可邪去正安;又如虚证治之以补本为常法,但若虚不受补则颇为棘手,此时酌以健脾和胃助化之品则无此碍,且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体虚外感,健脾胃以祛邪,补中益卫以用;脾为生痰之源,痰湿温中以求;瘀为气虚为本,脾胃为生气之源,故调中益气即为治本。

    在调理脾胃过程中,刘老常采用益气健脾、化湿和中、益气养阴、降逆和胃等多种治法[2],但总不忘三点。①强调助化。刘老指出“理脾和胃关键在于助化”。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通降,脾胃相互协助,使水谷经过腐熟、消化,化为精微,濡养脏腑、四肢百骸。其中虽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通降,无论药食,得人体利用的关键在于消化。脾胃化物消食,胃化则通降可行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