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00670
小儿腹痛阴虚肝郁证的辨治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第11期
     综上所述,本病临床多以调理脾胃、温中散寒、理气活血、消积导滞、疏肝理气、和胃畅中、清热化瘀等法进行治疗。

    1.1 阴虚肝郁证的形成

    “阳常有余、阴易不足”的生理特点是小儿易出现阴虚肝郁的内因。从体质禀赋而言,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而水谷精微物质供给相对不足,故常表现为“阳常有余、阴易不足”的状态。朱丹溪《格致余论·慈幼论》云:“小儿十六岁以前,禀纯阳气,为热多也。”万全《育婴秘诀·鞠养以慎其疾》有“小儿纯阳之气,嫌于无阴”。肝为阳脏,体阴用阳,主藏血,若阴液不足,则提供给肝脏的水谷精微少,肝阴血生化不足,肝脏功能相对偏亢而郁滞。

    喂养不当是造成小儿胃阴亏虚的重要因素。《素问·痹论篇》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幼幼集成》“故小儿强者,脾胃素实。并其能食,父母纵之以致太过,停留不化,此食伤脾胃,真伤食也”。现代社会生活日益富足,小儿饮食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各种零食应有尽有,但其心智尚未成熟,饮食不知节制,恣食肥甘厚味及煎炸香燥之品,致脾胃郁热伤阴。又抑或家长过度关注小儿喂养,过早过快添加辅食,一味满足小儿的饮食要求,失于节度,致脾胃功能障碍,出现脾失健运、胃阴不足等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