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204
编号:13491141
浅议脾与阿尔茨海默病关联性(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4
     2 脾与脑在病理上的关联性

    《脾胃论》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之所致也。”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上行于头面部,循发际,至额颅,乃多气血之经。脾胃借其经络将水谷精微运化气血上行脑窍,滋养脑髓。若气血化生不足,则髓海失养,进而阳明易燥,伤津血滞,久而成瘀,循经上犯脑窍,故见“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其病……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所以“呆病之成……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辨证录》)。脾主运化水湿,维持水液代谢平衡,使人体组织得到充分濡润。脾虚致运化、升清、统血之力失司,气血无以上至脑窍,生精化神,水凝气滞,聚而化饮成痰。脾虚无以制肾水,痰浊更甚。《灵枢·师传》有“脾者,主为卫”,卫气源于脾胃,行于脉外,外向皮肤肌肉,内向胸腹脏腑,遍及全身,抵御外邪。脾虚卫外不固,脑虚髓空,痰浊之邪乘虚上犯,沉积入脑,痰性黏滞,脑窍反应呆顿。《石室秘录》曰:“痰势最盛,呆气最深。”痰浊壅塞脉道,阻滞气血运行;“运血者气也”(《血证论》),气虚无力致血行愈缓,导致瘀血渐生。《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痰瘀壅滞于脑,清灵之府失于荣养,日久导致患部变生他症。

    3 脾与脑相关物质基础

    脑肠菌轴双向调节作用特指在正常条件下,利用共生菌优势、完整的肠道屏障、先天免疫系统及肠道功能等控制肠道内病原体过度生长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