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保健与生活》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65925
心情是胃肠“调节师”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保健与生活》 2010年第3期
     72岁的陈老伯碰到了件麻烦事:胃肠时不时地在“关键时刻”闹别扭。比如说,去幼儿园接小孙子,若是小家伙被老师留下来不能准时和他回家,他的肚子就开始疼,逼着他一次次跑厕所。再比如说,晚上,儿子若是6点还没到家,他的肚子又会“翻江倒海”。他以为是普通腹泻,便买了些黄连素、多酶片服用,刚开始症状有些好转,可没多长时间,老毛病又犯了。

    没几个月,他就消瘦了很多。“怎么药也不管用了?这么瘦下去可不是好事,我听人说,瘦得太快是得癌症的表现。”老伴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哟,这么严重啊!不会是胃癌或肠癌吧?他心里一惊,急忙到附近医院就诊。然而,B超、肠镜、胃镜……一系列消化科的检查显示一切正常。他拿着医生给他新开的止泻药回家了。可是,和原来一样,过了段时间后,药又没效了。会不会是检查出了错?他又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可结果仍很正常。

    与这“顽固”的胃肠病作了2年斗争后,有一位消化科医生建议他去看心理科。心理测试卷显示他的焦虑和疑病两项的分值特别高。在胃肠药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一个星期后,症状开始改善。3个月后,他不但病好了,而且脸色红润,人也渐渐胖了起来。

    情绪会影响胃肠

    现在去医院消化科看门诊的病人中有1/3是因为心理问题引起的胃肠不适,1/3是因为胃肠器质性病变合并心理障碍,还有1/3才是完全的器质性病变病人。换句话说,心身疾病的因素在消化道疾病中占了2,3。对于那种本人感觉有身体上的不适,但在内科的各种检查中并未发现异常的情况。就应在心理上找原因了。如果在心理测试中,焦虑、忧郁、疑病、恐惧这四项得分较高,对于这类病人,必须用消化药物配合心理治疗才有疗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