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保健与生活》 > 2020年第3期
编号:13428821
解读《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一)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保健与生活》 2020年第3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环境变化,影响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又进一步加重了疾病治疗的负担。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

    2008年,原卫生部发布了第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即健康66条。2015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原66条进行了精心修订,发布了新健康66条。它有助于指导和帮助群众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正确地处理经常遇到的生理、心理和环境等问题,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人民群众通过提高健康素养自觉地维护自身的健康。

    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载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的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适应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