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保健与生活》 > 2020年第3期
编号:13428858
关闭你的心理放大镜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保健与生活》 2020年第3期
     一则寓言说,一位农夫来到城里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是否需要青蛙腿,说他那儿有成千上万只青蛙。餐馆老板听后吓了一跳,问农夫从哪儿找到那么多青蛙。农夫回答说:“我家附近有个池塘,里面有成千上万只青蛙。一到晚上它们就开始叫,叫声太响了,我都快被它们逼疯了!”于是,农夫和餐馆签订了一项协议,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向餐馆供应青蛙,每天100只。第二天农夫再次来到了餐馆,可是,他的手里只拎着两只青蛙。老板很奇怪:“不是每天100只吗?其他的青蛙在哪里呢?”農夫回答说:“嗨,是我搞错了,那么多的噪声就是它们两个的叫声。”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心理放大镜”,生活中常常用它来放大烦恼,放大困境,放大种种的不如意。

    心理学上有个“ABC理论”。其中的A、B、C,分别是“外来激发性事件”“个体不同的认知评价系统”和“外来激发性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及行为”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由于人依据不同的认知评价系统,对外来激发性事件进行了不同的自我解释或自我评价,最终便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反应。就是说,决定人情绪的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理解。

    同样的道理,决定我们情绪程度的也不是生活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生活事件的态度。我们面对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生活中的烦恼和困境究竟有多大,完全是我们内心主观态度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我们面对生活的时候,心理放大镜就有了用武之地。

    不用嘲笑那位农夫,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使用心理放大镜,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恣意放大。

    有些烦恼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关闭心理放大镜,不在心里放大它。认识到生活中常有不如意,认识到人生本就与不如意相伴而行。比如,工作的压力、人际的冲突等,不如意其实是非常平常的。首先要学会正视,然后才能妥善地解决。

    为此,我们应修炼自己的心性。大多容易放大痛苦的人,往往脾气执拗、性情偏执或有思维偏差。这就需要加强自己的心理修养,磨炼自己的心性。比如,思维偏差多表现为习惯于消极的思维方式,容易沉溺于消极观念和困难事件中,夸大对这些观念和事件的感觉,就容易放大烦恼和痛苦。这样的人就应当拓宽自己的思路,学会多视角看事物,遇事多设想其他可能性,学会积极的思维方式,避免情绪性推理,不去主观夸大消极的方面,在不利情境中发现有利因素,从而让心灵尽快走向阳光地带。, 百拇医药(王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