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之友》 > 2009年第6期
编号:11812755
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日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第6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有特定的症状(呼吸困难和乏力),特定的体征(体液潴留)。利尿剂是唯一能够最充分控制心衰液体潴留的药物,临床上虽然洋地黄类药物和小剂量利尿剂协同也能增加尿钠排泄,但很少有心力衰竭患者不使用利尿剂而保持钠平者。

    1利尿剂的分类

    利尿剂可分为排钾和潴钾两大类,常用利尿剂[1]。

    2利尿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2.1利尿剂的作用机制尿液的生成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再吸收及分泌而实现的。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不同部位Na离子重吸收,或增加肾小球Na离子滤过,增加H2O、Na离子排出,减少血容量,减轻周围组织和内脏水肿,减轻心脏前负荷和肺淤血。利尿后大量排出Na离子,使血管壁张力降低,减轻心脏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从而改善心功能。利尿剂一直被认为是心衰治疗的基石,是临床治疗慢性心衰不可缺少的药物。

    2.2心衰治疗中利尿剂的地位肾血流量的减少和神经、体液激素的激活是慢性心衰症候群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慢性心衰心排血量下降时,肾脏的反应为水、钠潴留和人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尿酸等)排泄的减少以及伴随利尿剂应用,使电解质平衡失调,如钾和镁从尿液丢失增加,这也是加重慢性心衰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