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之友》 > 2011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1988398
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交变磁场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孙志成
第1页

    参见附件(146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交变磁场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90例老年颈性眩晕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 3组,A组采用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B组采用交变磁场治疗,C组采用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交变磁场治疗,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3组老年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症状与功能评估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及B组与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交变磁场治疗老年颈性眩晕具有疗效显著、无针无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易于让老年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性眩晕;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交变磁场

    颈性眩晕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有50%为颈性眩晕[1]。其主要症状包括头晕、颈肩背痛、麻木、恶心、呕吐、视物旋转感明显甚至猝倒。我科采用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交变磁场治疗老年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05—2009-12本科门诊确诊的老年颈性眩晕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0~82岁;病程3 d~5年。B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1~83岁;病程5 d~4年。C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63~80岁;病程6 d~3.5年。3组各项配对因素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颈部旋转、过屈、过伸时诱发或加重的眩晕,X线片提示颈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生理曲度变直等颈椎退行性改变者。排除梅尼埃病、颅内肿瘤、耳源性、眼源性、代谢性或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

    1.3治疗方法A组采用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采用日本MINATO公司生产的ALB-200H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患者取坐位,取球形导子对准患者星状神经节,输出功率1 260~1 440 mV,采用输出1 s、间隔4 s的照射模式,照射时导子紧贴皮肤,两侧星状神经节各照射10 min,1次/d,10 d为一疗程。B组采用交变磁场治疗:采用清华德人公司生产的以交变磁场为治疗作用的SK-B脑病生理治疗机,患者取坐位按要求佩戴治疗帽,治疗帽上有能产生低频负极性交变磁场的5个导体,导体放置于双侧额、颞及枕叶对应的头皮投影位置,选择磁场强度为17 mT,治疗30 min/次,1次/d,10 d为一疗程。C组采用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交变磁场治疗,仪器、方法分别同A、B两组。以上3组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方法,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4疗效评价采用王楚怀等[1]所制定的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该量表包括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五大项,每项分5个等级,满分30分。3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量化评分。所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表1)

    3组老年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症状与功能评估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及B组与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颈性眩晕以中老年脑力劳动者居多,目前国内外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主要采用针灸、封闭、手术、牵引、理疗等。针灸、封闭、手术因属创伤性治疗而不易被老年患者所接受;牵引又因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危险因素而较少被采用;理疗无创伤性,因而是老年颈性眩晕患者的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利用偏振元件获得直线偏振光,并且选取波长范围在0.7~1.3 μm的难以被水和血红蛋白吸收的近红外光光谱段,生物医学上称这一光谱段为“人体光学窗口”,使偏振光可以深入人体5~7 cm,从而形成“光针”效应,是一种无痛无创的光针灸[2]。

    星状神经节又称颈胸交感神经节,是由第6、7颈部神经节构成的颈下神经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是支配头面部、颈部、上胸和上肢的主要交感神经节。红外偏振光照射有阻滞星状神经节的作用,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治疗多种疾病,不仅对其支配区疾病起到治疗作用,而且对全身的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也发挥作用[3]。

    因此,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可阻断通往头颅的交感神经传导,解除椎动脉痉挛,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得以缓解;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头颈部血供;调节血管收缩和扩张,改善血液循环[4];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5],从而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

    磁疗作为物理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在神经精神科领域应用。本实验应用的脑病生理治疗机为17 mT的弱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穿透性好,不受传导介质的影响,经颅磁刺激可以很容易透过皮肤和颅骨达到深层组织。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以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和脑磁的发生并增加脑细胞膜的稳定性;改变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改变神经细胞的代谢,影响血流量,从而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6];通过加快微循环、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神经细胞的分化与再生、减少自由基生成等综合因素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7];降低上行激活系统的兴奋性,有利于大脑细胞的重整;利用其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明显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

    综上所述,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交变磁场治疗老年颈性眩晕具有疗效显著、无针无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易于让老年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

    [2]王小京,朱玲.红外偏振光在物理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1,7(6):4-6,8.

    [3]张立生,刘小平.现代疼痛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6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