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1081937
走出应用心理量表临床诊断的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3年第11期
     现代心理测量学19世纪起源于德国,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费希纳。20世纪60年代,国际精神病学家们将心理测量的方法引入精神科临床,对各种精神症状进行标准化、定量化的评定,并制定了精神症状的各种量表,以获得比较客观的、可比的和数量化的资料。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把许多国际通用的症状量表翻译成中文,应用于我国精神病学、精神药理学、生物精神病学等领域,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心理量表的种类很多。当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心理量表有:明尼苏达个性测定量表(MMPI)、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以及90项症状清单(SCL-90)等等。

    心理量表的原理与功能

    心理量表的基本原理就是进行比较研究。要比较就得有一个相对的基准,所以首先要建立常模──即正常人的模型。建立常模需要根据大量正常人的测试数据,计算出各项指标分的均值,作为基准。有了常模就可以将测出来的样本值与常模进行比较,供人们参考。

    从临床心理角度来看,心理量表的功能主要有三:

    (1)作为病例的一般资料。

    (2)作为"心理化验单"。精神疾病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化验检查,甚至连现代化的影像技术也无计可施。心理量表数据反映了被测者的真实情况,并非随意填写,可供精神科或心理师临床诊断时参考。

    (3)评定疗效。对于一组或多组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疗方案实施前后分别进行心理测试,并对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可用于优化和改进治疗方案。

    各种心理量表在心理普查方面也有比较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批量样本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对心理保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对千差万别的个体心理诊断而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