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1081728
悔恨的“母爱”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4年第11期
     表妹因失恋诱发了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

    被牵挂日夜熬煎的姨妈,每次去探望女儿都是满眼泪花。本来表妹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和护理,姨妈也很满意。但她一见到穿患者服的女儿,心中就疼痛不已。表妹十岁那年,姨妈和丈夫离婚,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于是,姨妈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心态。夫妻离婚原本不是她的过错,但姨妈仍觉得十分对不起女儿,总感到自己给女儿的母爱太少太轻,深怕女儿受到委屈。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当女儿的病情有所好转后,她坚决要女儿提前出院。医生认为还需要巩固治疗,否则可能前功尽弃,她不听;亲友们劝她不要因小失大,免得病情复发加重不好治疗,她也不信。姨妈满心想的都是让女儿回到自己的身边,让女儿早早离开精神病医院。姨妈坚信,有她这个母亲付出关爱,女儿只能恢复得更好,浓浓的母爱是最好的治病良药。

    她要给女儿更多的母爱。她太相信母爱的力量了,完全忽略了医学科学。

    终于,女儿回到了家,姨妈可以随时看到女儿的身影,听到女儿的声音,母女俩可以尽情用语言交流,姨妈满脸都是开心的笑容。她想尽办法为女儿调剂营养,还陪女儿短程旅游。总之,姨妈要满足女儿的种种心愿。她期望女儿一边服药,一边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彻底走出病痛的折磨,回到健康正常的从前。

    然而,事情的结果与姨妈的美好愿望恰恰相反。她不懂医术,不能根据女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她坚持己见,不听信亲友们的再三提示,眼见着女儿原本明显好转的病情又开始加重,应该迅速再入院治疗,却仍舍不得把女儿送回医院。过重的爱女之心让姨妈有些头脑不清了。病情复发的原因在女儿身上,她却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是不是在哪个环节上照料女儿不够,是不是对女儿关爱还不多?她依旧坚定不移地相信,女儿和母亲是最通心的,女儿一定会理解母亲的心愿而增强自身抗病的精神力量,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一个秋雨拍窗的凌晨,因病失去理智的表妹,一边大笑着一边用她那双由母亲护理得白皙鲜嫩的手,把五十二岁的母亲掐死在床上,随后她又大笑着喊着那个弃她而去的男孩的名字,开始拧动屋里所有能拧转的东西,最终,她拧开了煤气阀,她也很快追母亲去了。

    事后,不知情的我和母亲去看望姨妈和表妹,才发现这幕惊心的惨景。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姨妈的眼角有一块斑痕,很大,很明显,似乎是一滴很大的泪珠。也许是在永别这个世界的最后时刻,姨妈流下了悔痛的泪水。但病魔不怜悯眼泪。

    亲友们都格外震惊、悲痛。

    我的姨妈是个受害者,表妹也是个受害者。是谁害了表妹?应该说是她的母亲,是我的姨妈导演了这幕家庭舞台上最大的悲剧。而这幕悲剧的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害”是用“爱”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母爱”带来了永久的悔恨。

    母爱能给儿女们很多,但却不能给儿女以生活的全部,更不能给精神病患者科学的治疗。母爱是普照田园的阳光,但温度过高就会烤出赤地;母爱是润物的涓涓细水,但泛滥就要成为洪灾。

    母爱需要方法,并不是越爱越好。母爱需要提纯,需要升华,更需要科学。, http://www.100md.com(李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