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07年第10期
编号:11505729
我国药品流通现状和变革趋势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日 《上海医药》 2007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F0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7)10-0445-03

    1 我国药品流通现状

    通常情况下,药品从出厂直至进入医疗机构,大致历经这样一条环节链:药品生产厂家―药品招标机构―药品批发公司—药品代理商—医院相关人员—患者。在整个环节链中,患者之前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在制定自己的“潜规则”设阻,层层设阻必然导致层层寻租,药厂会将所有的额外费用全部计入成本,最终都将转嫁给患者。

    1)医疗机构:在我国长期形成的医药不分的卫生体制下,药品零售的主渠道是医院的药房,几乎占据了整个医药市场。由于药品的特殊性,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无法选择购买何种药品,只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购买药品的决定。因此,医院医生对患者用药的处方权形成了对患者用药的垄断优势。

    2)药品批发企业:多级药品批发企业的产生有其历史和法律原因。首先,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药品的流通是由各级医药公司负责,而各级医药公司根据行政区域划分为省级、市级、地级等。而市场经济开始后,这些原有的医药公司变为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级药品批发公司。其次,由于国家法律规定,药品生产企业不允许在生产企业所在地以外的地方设立药品仓库,这使得我国无法像国外一样产生跨地域的大型药品批发机构,客观上使这些各级批发公司有了其生存空间。

    3)药品招标机构:从总体来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自2000年实行以来,经历了6年的风风雨雨,各界对此评价不一,对于其未来的走势也存在诸多观点。客观地说,6年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积极意义不能抹煞,毕竟把很多临床用药价格拉下了一大截,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招标行为不规范;地方保护及行政部门的不正当干预;中标价格不能根据市场波动进行调整;以低价位作为评标的标准,加剧医药企业的恶性竞争。

    2 我国药品流通模式及主要问题

    我国特殊的情况造成了在流通领域中的各种利益群体:药品的生产企业、各级批发企业、招投标机构以及医务人员。他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影响我国药品流通模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