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199594
抗菌药物相关的药理基础知识(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上海医药》 2012年第6期
     4 不良反应

    “是药就有三分毒”, 抗菌药同样如此,其主要不良反应如下述。

    4.1 肾毒性

    大多数抗菌药物自肾脏排泄,药物可在肾皮质积聚,因此对肾脏的毒性相对较为常见。其中肾毒性抗菌药(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等)虽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如何早期发现仍然是一个问题。通常肾毒性的最早表现为蛋白尿和管型尿,此时尿量改变不明显。继而尿中出现红细胞、尿量改变、酸性尿转为碱性尿、氮质血症、血肌酐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尿钾增高,直至出现肾衰、尿毒症。一般在用药后3~6 d发生,受损程度与剂量、疗程成正比。相比之下,氨基糖苷类的肾毒性强弱大至依次为新霉素>庆大霉毒≥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

    容易疏忽的肾毒性为四环素类、磺胺药、利福平,特别是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其中氨基青霉素、利福平等引起的损害为间质性肾炎,与用药剂量无关,多在用药后7~10 d发生,表现为皮疹、发热、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尿等,甚至出现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利福平还可致轻链蛋白尿。某些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肾毒性较第二、三、四代明显,大剂量的头孢噻吩(头孢Ⅰ)、头孢唑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