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2年第13期
编号:12237519
关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的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上海医药》 2012年第13期
     3.4 质量标准不完善

    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很难制定出客观、完善的质量标准。目前,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并不完善,只能对其中所含个别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例如,“清开灵注射液”所含药效成分十分复杂,但其质量标准只要求进行总氮和总黄酮含量测定以及黄芩苷含量计算[7]。指纹图谱的应用尚未强制实行和普及。对中药含有的未知非定量成分如蛋白、鞣质、不溶性微粒等也没有可行的标准。由于没有完善的质量检测标准,故不能对杂质成分的种类及含量进行有效的监控。目前,对中药注射剂中部分非药典品种使用原料的质量标准、化学成分、毒性大小等的基础研究亦较薄弱,这也直接影响到中药注射剂质量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13]。

    3.4 患者个体的差异

    患者个体差异也是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因、体内代谢酶和免疫系统的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更高。过敏体质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较无过敏史的患者高4~10倍[14]。另外,老年人脏器功能下降、婴幼儿脏器发育不全,他们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低、机体耐受力不高,易发生中毒和过敏反应。
, 百拇医药
    3.5 与输液及其他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品配伍时容易引起浑浊、变色和沉淀等现象,主要原因包括:混合后pH发生了变化;稀释影响到助溶剂或稳定剂的作用,从而使药物的溶解度改变、导致药物分解或沉淀;阳离子药物与阴离子药物配伍,药物有效成分被氧化或还原;药物的溶解或溶胶状态被破坏等[8]。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不当不仅不能提高疗效,而且会使药效降低甚至毒性增加、引发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将“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至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即常会引起过敏反应[15]。

    4 提高安全性的有关建议

    4.1 控制原料质量

    中药材的质量受产地影响较大,不同产地的中药材所含成分及含量的差异很大。建议采用来自《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的中药材或固定中药材产地的方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同时对处方中各中药材采用指纹图谱控制技术以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可靠和稳定[16]。
, 百拇医药
    4.2 提高工艺水平

    目前纳入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大多采用水醇法、醇水法或蒸馏法等方法制得,所含成分为不甚清楚的混合成分,而复方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成分和杂质的含量更难控制,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充分保证。近十几年来,国内制药行业发展很快,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例如,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加压逆流提取法、超滤法、高速离心分离法、离子交换法和树脂交换法等提取技术以及喷雾干燥、沸腾干燥和冷冻干燥等干燥技术都可用来改进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17]。

    4.3 完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的重要保障。由于中药注射剂的化学成分复杂,加上中药材来源和生产工艺的差异,给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带来了一定的实际困难。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要求》中已经明确提出,复方中药注射剂总固体中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应不低于60%、所测成分应不小于总固体的80%、经质量研究结构明确的成分在指纹图谱中得到检验的应超过90%。目前,我国对中药注射剂的要求检查项目已达10多个,并且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特征图谱要求。例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收载的“双黄连注射液(冻干)”将指纹图谱纳入了检查项目,使之质量标准提高了一大步。引入指纹图谱、增加可控指标、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进一步完善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的方向和目标。
, 百拇医药
    4.4 增强预防意识

    医务人员应在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必要时可对过敏体质患者进行皮试。对有明确过敏史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一旦发现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必须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或抢救。增强临床监护意识是提高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及时处理临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4.5 合理、安全用药

    中药注射剂应当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和给药途径用药,任何超出说明书规定的用药都有潜在的危险。此外,医务人员应尽量减少、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特别是药品说明书中提及的配伍禁忌和已被报道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配伍,以消除隐患。

    5 结语

    中药注射剂是传统中药与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中药剂型,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创新成果。中药注射剂通过血管给药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中药对人体的有效供给和生物利用率,进而提高了功效。虽然目前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比较突出,但随着指纹图谱的广泛应用和现代提取技术的发展,相信在通过充分的科学研究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完善质量标准后,我国一定能够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使中药注射剂得到更健康、持续的发展,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建设。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李连达, 李贻奎, 张金艳.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的关键问题[J]. 河南中医, 2008, 28(1): 1-3.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液的通告[EB/OL]. (2006-06-01). http://www.sda.gov.cn/WS01/CL0087/14804.html.

    [3] 赵新先. 中药注射剂学[M]. 广东: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4: 4-5.

    [4]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J]. 中国药物警戒, 2009, 6(1): 55-56.

    [5] 谢金洲. 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卫生出版社, 2004: 194-195.
, 百拇医药
    [6] 刘屏. 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亟待进行科学系统研究[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0, 7(2): 67-69.

    [7] 袁丽萍, 马利敏.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安全性评价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07, 16(21): 1738-1741.

    [8] 叶爱琴, 王建平.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上市后再评价[J]. 医药导报, 2006, 25(12): 1338-1340.

    [9] 周超凡, 徐植灵, 林育华. 应当重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J]. 药物警戒, 2006, 3(3): 129-130, 134.

    [10] 彭建家. 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 中国民康医药, 2008, 20(15): 1770-1771, 1773.
, 百拇医药
    [11] 何永亮, 易勇, 王红星, 等. 含吐温-80中药注射液对犬致过敏的研究[J]. 中国药理与临床, 2005, 21(15): 55-56..

    [12] 程芳. 注射用双黄连类过敏及其机制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09.

    [13] 张力, 杨晓辉, 曹立亚, 等. 关于我国中药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28(12): 1137-1140.

    [14] 屈健.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 29(2): 93-98.

    [15] 赖善城. 301例中药不良反应浅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3, 3(1): 42-43.

    [16] 王振中, 刘涛, 凌娅.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探讨[J]. 药物警戒, 2006, 3(4): 229-231.

    [17] 叶时英, 李认书, 黄水雅. 中药注射剂发展现状及开发思路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11(9): 832-833.

    (收稿日期:2012-06-14), http://www.100md.com(梁海涛 施孝金)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