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5年第16期
编号:12734677
强基础让居民满意 建机制保百姓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5日 《上海医药》 2015年第16期
     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位于徐汇区广元西路349号,创建于1960年8月,是上海市优秀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文明单位、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和徐汇区文明单位。中心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卫生中心、上海市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社区教学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

    中心承担徐家汇街道4.04 km2内29个居委会、9.25万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下设6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6支全科服务团队。中心业务用房面积6 240.99 m2,按标准化建设要求提供全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学、中医、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舒缓疗护等服务。目前中心核定床位126张,年门诊量55万人次,并与中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龙华医院等多家三级医院及辖区内的二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关系。

    1 中心特色工作

    1.1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 http://www.100md.com
    中心制定了三年《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岗位能手选拔及管理暂行办法》,建成了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及青年学术力量梯队,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参与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近两年中心有10人次赴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考察;5人获区卫生系统光启奖,1名康复科医生获“十一五”上海社区康复服务明星称号;1人代表中心与徐汇区其他2名参赛人员共同获得上海市全科医生临床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2013年1人获徐汇区十佳家庭医生奖;9人次分别担任全国和上海全科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委员、专委会主任。

    1.2 学科引领提升品质

    中心注重培养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树立学科引领提升品质的理念;积极探索学科建设新思路,挖掘社区科研潜力,实行社区年轻医生赴二、三级医院轮训的计划。中心在培养经费、科研立项、职称晋升、学术交流、考察学习等方面加大投入,积极组织社区科研课题和特色项目。2013年以来,中心医务人员陆续在国家及市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9篇,其中有10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1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为2.518的SCI杂志上。
, 百拇医药
    1.3 家庭医生重在实效

    2011年5月,中心作为区内首批试点单位启动家庭医生制服务,秉承社区服务理念,实行全人口签约。截止2015年6月底,中心共计签约23 586户,签约人数57 520(常住人口),以户为单位签约率达71%,签约家庭的基本医疗利用率达60%以上,居民知晓率98%,满意率达95%以上。中心家庭医生多次在外省市及全国社区全科年会上进行交流发言。

    为进一步做实家庭医生工作,中心细化服务方案,在保障签约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外,大胆开拓创新,建立了家庭医生“微时间”工作日制度。家庭医生每周到居委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开设“佳汇-彩虹家庭医生”微博,建立短信互动平台,进一步拉近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建立细致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新机制,以家庭医生团队为独立考核单元,团队长全面考核团队工作,医务科、护理部及公共卫生科对团队进行二级考核。2012年起,中心为家庭医生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平台”,为该项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同时,中心开展家庭健康评估、社区护理评估、家庭医生膳食沙龙等活动。2013年中心朱惠仙医生作为家庭医生代表向刘延东副总理做工作汇报。
, 百拇医药
    2015年4月起,中心进行家庭医生慢性病长处方试点工作。目前已开通上海市慢性病医保监管信息平台,与21名家庭医生进行长处方约定书签约,目前家庭医生与慢性病患者签约501人,联合开发出慢性病长处方家庭医生工作平台,不断完善长处方信息监管功能。

    1.4 慢病管理创新模式

    为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效率和水平,中心针对慢性病管理积极研究探索,开发了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门诊诊疗路径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慢性病管理水平,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中心的慢性病管理系统受到业内外的好评与关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社区门诊高血压诊疗和路径管理研究》,分别在中华全科医学会全科年会、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主题交流,获得中华全科医学会全科年会优秀论文奖;社区门诊高血压诊疗和路径管理研究被列为2014年徐汇区域卫生服务发展模式第一批重点推广项目;2015年“高血压、糖尿病社区门诊路径研究”项目获第十三届上海医学科技奖。
, 百拇医药
    1.5 社区护理深入实践

    为进一步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中心推出特色服务品牌—社区护理“512”工作模式,即引用“整体护理”模式,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居民,开展以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为主的如饮食指导、导管护理、老年居民安全防范、慢性病指导等11项特色社区家庭护理指导服务,并开具“社区健康护理微处方”,至今已对776个家庭进行了系统的社区护理指导,服务2 156人次,居民反映良好。该服务已逐渐形成“优质专业、个案服务、完全免费”的特色,分别被《新闻晚报》和《解放日报》报道。

    1.6 中医康复体系蓬勃发展

    中心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中医全科医师社区规范化培养基地,是上海市首批中医进社区达标点单位,目前有中、高级职称中医医师7人,硕士研究生5人,承担市局级以上课题6项。

    为使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延伸到居民身边,中心在6个服务站点全部配备1~2名中医医师。中心成立中医复核工作小组,组织专职中医医生顺利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期满复核检查。2014年中心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30家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之一。
, http://www.100md.com
    1.7 环境流程服务优化

    中心先后完成1、2号楼平改坡、外墙、门诊大厅等改造工程,建立了独立的中医治疗区域、康复治疗区域和医技检查区域;调整了门诊各诊室布局,全科门诊区域形成“一人一诊室”。同时,中心对部分硬件建设做了进一步改善优化,使中心面貌焕然一新。

    中心增设低位窗口方便残疾患者,6个站点均可即时进行医保拉卡结算,实施门诊全程诊疗一次收费、自助分诊、排队叫号、预约服务、功能检查科室集中以减少患者往返,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合理分区,使中心服务流程更加合理。中心将门诊补液区域通过蓝、绿、黄三色对常规患者、特殊药物患者、危重及吸氧患者进行区域化管理。

    2 注重公益志愿服务

    中心“佳汇·彩虹”志愿者队现有志愿者158人,社会志愿者20人,提供医疗咨询、秩序维护、讲解等服务。中心现与土山湾博物馆签订共建协议,定期安排志愿者提供服务。每月到敬老院为老人进行医疗服务;协同残联,定期为“中途之家”脊髓损伤的患者服务;定期到“阳光之家”“阳光心苑”看望智障儿童、聋哑儿童及有精神疾患的儿童;开展家庭医生微时间志愿服务,每周为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宣教与咨询1 h;上海商学院学生、上海健康职业学院与中心共建,为学术提供志愿服务平台。新民晚报、徐汇报等多家媒体曾报道中心志愿者的相关事迹,在街道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中心1人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志愿者”,2人荣获徐汇区美丽市民创建活动“优秀志愿者”。

    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徐汇区卫生系统“十二五”规划精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徐汇医改方案,开拓进取,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秉承“精诚、博爱、和谐、奉献”的中心服务理念,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为居民提供坚强有力的健康服务保障,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收稿日期:2015-07-1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