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8年第19期
编号:13290968
砺术仁心(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5日 《上海医药》 2018年第19期
     为加快消化道肿瘤治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刘颖斌教授还在云南、西藏等地建立多个“刘颖斌专家工作站”,与国内多家医院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应用新技术、新知识,充分发挥专家的高端人才作用,切实解决了制约当地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些技术难题,推动了合作单位普外科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当地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刘颖斌教授还定期组织并带领科室临床医生,到偏远地区为贫困患者进行免费的诊治扶助,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注重科研,硕果累累

    2013年7月,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整合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等兄弟单位普外科在胆道疾病方面的优势学科,新华医院牵头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胆道疾病研究所,由刘颖斌教授担任所长。2016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新华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经专家论证、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由新华医院牵头、联合在胆道疾病诊治和研究方面各具特色的上海12家三甲医院,共同成立了上海市胆道疾病研究中心,建立了一个集医、教、研于一体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
, 百拇医药
    在此基础上,经过上海市科委的反复论证和调研,普外科于2017年9月开始筹建上海市胆道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并于同年11月份正式获批立项建设。实验室确立了“以机制研究为基础,以转化医学为平台,构建胆道系统疾病防治和药物靶标筛选体系”的目标,形成了丰富的研究特色。拥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共有约1 200 m2的实验室,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动物模型平台、生化检测平台、分子靶标筛选平台、代谢组学检测平台、生物信息学平台。实验室可以在胆道疾病研究领域开展从基因、细胞到整体动物等各个层次上的功能和机制研究,如:构建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肿瘤发展及复发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先天性疾病的诊治、感染与结石及其成因的研究与治疗策略等。获得“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十余项,科研经费总计愈2 000万元。

    2017年,刘颖斌教授领衔的“胆囊癌恶性生物特性模型构建及基于组学的分子机制研究”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胆囊癌侵袭转移模型构建与分子机制研究”获华夏医学一等奖、“胃癌的早期发现策略与手术创新”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还先后被国内多家医院推广应用,为胆道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思路、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在胆囊癌侵袭转移系列研究方面全世界1 000多篇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中,新华医院普外科就贡献了近100篇。
, http://www.100md.com
    胆囊癌具有恶性程度高、对放化疗不敏感等生物学特征,目前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总体预后极差。近年来我国胆囊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80%以上的胆囊癌患者生存不足1年,5年生存率仅为5%。

    劉颖斌教授团队长期专注于胆囊癌基础及临床研究,2014年运用全基因组外显子和靶向测序技术,在国际上首次系统阐述胆囊癌基因突变谱,发现驱动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揭示了ErbB信号通路的突变与胆囊癌病人预后正相关。在此基础之上,他们扩大样本量继续深入挖掘胆囊癌致病机制,除了再次证明前次结果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发现ERBB2/ ERBB3基因突变明显促进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与胆囊癌的预后正相关。随后利用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药物干预等技术发现ERBB2/ ERBB3基因突变可以通过pi3k/ Akt信号通路上调PD-L1表达,进一步抑制正常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从而促进了胆囊癌免疫逃逸和肿瘤的进展。由于ERBB2/ ERBB3在多种肿瘤中异常激活,因此成为较为理想的抗癌药物靶标,多种ERBB受体的靶向药物已进入临床使用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这项研究为胆囊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这一重要发现,有望发现胆囊癌预防和治疗的新途径,也对未来进一步改善胆囊癌治疗现状、开展胆囊癌综合治疗具有很大的引领作用。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新华医院普外科共获得国家级研究项目12项,市局级各类研究课题26项,发表SCI文章82篇、各类核心期刊110余篇;获专利发明共6项,还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涌现出一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医德标兵、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劳模、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银蛇奖、上海市九龙医学奖等先进人物。

    刘颖斌教授坚信:“未来癌症的治疗趋势将是综合治疗、精准治疗,通过多学科讨论,结合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各种方法开展治疗,当然手术仍然是给肿瘤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唯一希望;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则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砺术仁心”是刘颖斌教授提倡的科室文化,“砺术也是在砺心,只有仁心方有仁术。医学的人文性归根结底就是‘善良’二字,对患者的善良必须体现在技术的不断磨砺中。做手术,不仅需要外科医生有灵巧的双手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心’——把对患者的‘心’与医学的‘理’融合在一起,像雕刻艺术品一样为患者服务。”

    “60年的历史沉淀,是新华医院普外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老一辈为我们缔造的条件,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让我们一如既往地洋溢着激情、激荡着梦想,锤炼新华普外科的内涵品牌、续写新华普外科下一个甲子的辉煌。”展望未来,刘颖斌教授眼里满是憧憬。

    致谢:感谢新华医院普外科梅佳玮、陆雅香、王许安等老师对本文写作给予的帮助和指导!, 百拇医药(肇晖)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