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2019
编号:138303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5日 《上海医药》 202019
     1.5 PPAR相关药物

    PPAR(-α、γ、δ)是一组在肝脏、心脏、骨骼肌、肾脏和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的核受体,它们参与调节多种代谢过程,包括脂肪酸的β-氧化、脂质转运和糖异生等。前述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为PPAR-γ配体。贝特类药物属PPAR-α激动剂,能减少线粒体β-氧化、降低血清转氨酶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常用药物有非诺贝特和苯扎贝特。一项临床研究发现,非诺贝特治疗可降低合并高脂血症的NAFLD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但不能减少其肝脏脂肪含量[9],且有一定的肝毒性作用。elafibranor是一种PPAR-α/δ激动剂,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程度,降低血脂和血清转氨酶水平,并减少肝脏脂肪含量。“GOLDEN-505”研究显示,elafibranor 120 mg/d治疗NASH可明显改善患者肝脏的气球样变和小叶内炎症,并降低其血脂水平和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10]。saroglitazar是一种PPAR-α/γ激动剂,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其具有减轻NASH的作用,且这种作用优于单纯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和单纯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11]。

    2 抗氧化剂

    2.1 维生素E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