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881989
异病同治用肉桂治案举隅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5期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5-0126-01

    祖国医学认为,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症候,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称为异病同治。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

    性味:辛、甘、热。

    归经:入肾、脾、心、膀胱经。

    功用: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主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及虚阳上浮,上热下寒。

    1 案例介绍

    案例1:慢性咽喉炎
, http://www.100md.com
    陈某某,男,51岁,中学高级教师,1998年6月初诊。

    自述:患慢性咽喉炎已十余年,经常服用喉炎丸、六神丸、穿心莲等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的中成药,均不能根治。近两日咽喉隐痛,微干发痒,声音嘶哑,语言困难,不能坚持讲课而就诊。

    检查:咽喉微红,口干喜热饮,畏寒肢冷,腰部酸软,夜尿1-2次,小便清长,舌体胖大,舌边齿痕明显,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下元虚寒,虚火上浮,上热下寒。

    治法:温补肾阳,引火归元,佐以利咽。

    处方:肉桂10g、木蝴蝶10g、诃子10g、射干15g、桔梗15g、益智仁12g、蝉蜕10g、升麻6g、巴戟12g、甘草5g、马勃10g。每日一剂,水煎口服。以本方为基础经服2月余治疗痊愈,随访1年未再复发。
, 百拇医药
    按:该患者因病日久失治、误治终成慢性咽喉炎,长期大量服用苦寒泻火,清热利咽药物,损伤元阳,致阳虚于下,虚火上浮,上热下寒证。证见咽喉隐痛、微红、声音嘶哑虚火循经上灼咽喉之上热证,口干喜热饮,畏寒肢冷,夜尿,小便清长之下寒证。药用肉桂为君药,补元阳,引火归元;益智仁、巴戟、木蝴蝶为臣药,温补肾阳,益火之元;佐以射干、桔梗、诃子、蝉蜕清利咽喉;使以升麻解毒利咽,载药上行直达咽喉病所。

    案例2:鹅口疮

    赵某,女,2岁半,2005年3月初诊。

    母述:早产,出生时体重2.2kg,经常患感冒、咳嗽、腹泻等病症。因支气管炎住院治疗10天,于2日前出院。今晨出现口腔内白屑,急来就诊。

    检查:形体消瘦,两颧潮红,烦躁叫扰,口腔内粘膜,牙龈、舌上均见大小不等,稀散的白屑,周围粘膜淡红,唇色嫩红,舌质淡红,舌苔花剥,脉细数。
, 百拇医药
    辨证:肝肾阴虚,虚火上浮。

    治法:滋阴补肾,引火归元。

    处方:肉桂3g、熟地10g、泽泻6g、枣皮10g、茯苓10g、淮山药10g、丹皮5g、黄精10g、当归6g、黄芪10g、甘草2g、知母5g。每日1剂,水煎口服。另用冰硼散,适量吹撒于口腔内白屑所在处,日3-5次,服药6剂痊愈。随访4月未再复发。

    按:患儿早产已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损;又因后天养护失宜,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再因支气管肺炎热病伤阴,终致肝肾阴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熏灼口舌,发为鹅口疮。药用肉桂引火归元,熟地、枣皮、黄精、当归等滋阴补肾,阴足虚火自灭,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黄芪、淮山药、茯苓补气健脾,气旺则阴充。

    案例3:慢性肠炎(腹泻)

    皮某,男,48岁,建筑公司项目经理,2001年5月初诊。
, 百拇医药
    自述:大便时干时稀,反复发作,食油腻后更甚,已7年余。经西医诊断为慢性肠炎,经常服用黄连素片,复方黄连素片等清热止泻中成药。

    检查: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畏寒肢冷,精神倦怠,素喜热饮,时而腹部隐痛,得热缓解,大便稀溏,日2-3次,小便清长,舌体胖大,舌边齿痕,舌质淡,舌苔白厚,脉沉无力。

    辨证:脾肾阳虚,火不生土。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处方:肉桂10g、炮姜10g、附子10g、党参30g、炒百术15g、淮山药20g、云苓15g、台乌12g、补骨脂12g、乌梅10g、赤石脂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口服,经服40余剂痊愈。约1年后,患者来访余,言其腹泻未再复发,体重增加,神清气爽。

    按:患者腹泻反复发作7年余,长期服用苦寒清热泻火药物,迁延失治、误治,致脾肾阳虚,火不生土,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并走大肠成慢性肠炎(腹泻)。药用肉桂、附子、炮姜温补脾肾阳气,使火旺能生土;党参、白术、淮山药健脾益气,脾健则能分清别浊;乌梅、赤石脂固涩止泻;台乌、补骨脂温阳散寒,行气止痛。

    2 讨论

    辨证施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而异病同治则是祖国医学治疗同一性质病症的独特方法。上述三案例,病证不同,年龄不同,但都在病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阳虚阴寒,虚火上浮,性质同一的症候,均用肉桂治疗痊愈,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求因,治疗求本的宗旨。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5月版

    [2] 《现代中药》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5月版, 百拇医药(刘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