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中旬刊》 > 2010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34581
3-18岁少年儿童屈光不正1441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419KB,2页)。

     【摘要】目的:了解3~18岁少年儿童屈光不正状态,力争在视觉发育敏感期早发现,早治疗,寻找少年儿童视力不良的病因,为少年儿童视力不良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本科2007年1月-2010年1月门诊3~18岁少年儿童视力不良除外屈光不正以外的其他眼疾的情况下在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后进行统计分析验光者1441例(2826眼)的屈光不正散瞳验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岁学龄前组远视662眼(55.8%),近视374眼(31.5%),混合散光150眼(12.7%)。7~18岁年龄组近视1186眼(72.3%),远视280眼(17.1%),混合散光174眼(10.6%)。屈光不正程度均以低度为主。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以远视居首位,只要每隔0.5~1年散瞳检影验光1次,戴`适的眼镜,及时进行弱视治疗,视力会逐步提高。7~18岁学生组则以近视为主,防治近视应从改善学习环境、调整用眼习惯减少看近或过度调节,加大眼保健知识宣传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降低近视的发病率。

    【关键词】少年儿童;视力不良;屈光不正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046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078-02

    屈光不正是眼科的常见病,近年来我国儿童以及青少年视力问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正严重危害少年儿童的健康。根据抽样调查,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32.5、59.4%和77.3%[1]近视、远视、散光、弱视、斜视和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眼病是引起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其中近视是目前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屈光不正,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了解麻城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的病因,探讨少年儿童屈光不正状态,为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笔者对本科门诊2007年1月-2010年1月1441例(2826眼)3~18岁少年儿童视力不良验光者的屈光不正散瞳验光结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近3年来本科门诊就诊的裸眼视力<0.8的视力不良的少年儿童1441例(2826眼)中,3~6岁学龄前儿童1186例;7~18岁少年儿童1640例。单眼病例是指一眼视力正常或一眼有眼疾而不能验光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用角膜映光法及交替遮盖法检查眼位,同时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屈光间质和用眼底镜检查眼底,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使用电脑验光仪验光后,12岁以下的儿童用1%阿托品眼液点眼散瞳,每日分早中晚点眼3次,连续3d,待睫状肌充分麻痹后检影验光,3周后复验配镜;12~18岁的青少年选用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每10min滴眼1次,共4次,30min后进行检影验光,次日复验配镜。以上均用带状光检影镜进行检影。屈光度以检影结果为准。

    1.3 视力评定标准:3.0-<6.0D为中度屈光不正,≥6.0D为高度屈光不正。

    2.结果

    2.1 屈光不正类型(见表1)。

    表1 各年龄组屈光不正类型眼(%)

    屈光不正类型3-6岁7-18岁

    近视眼37431.5%118672.3%

    单纯近视59314

    单纯近视散光137269

    复性近视散光178603

    远视眼66255.9%28017.1%

    单纯远视14363

    单纯远视散光24585

    复性远视散光274132

    混合散光15012.7%17410.6%

    合计11861640

    3~6岁组以远视为主,远视与近视之比为1.77:1,其中复性远视散光多于单纯远视及单纯远视散光,混合散光较少。7~18岁组以近视为主,近视与远视之比为4.24:1,其中复性近视散光明显多于单纯近视及单纯近视散光,混合散光依然较少。

    2.2 矫正视力(见表2)。

    表2 矫正视力

    矫正视力3~6岁7-1314-18

    0.8-1.0871(73.45)872(90.86)606(89.25)

    0.6~0.8198(20.21)65(6.75)48(7.12)

    0.2~0.5102(5.36)21(2.2)15(7.90)

    ≤0.115(0.98)2(0.19)11(1.76)

    合计1186(100)960(100)680(100)

    本组中矫正视力0.8以上者2349眼(86.76%),矫正视力在0.8以下者477眼(13.23%)。

    3.讨论

    通过对3-18岁1441例(2826眼)散瞳验光结果分析:学龄前儿童组屈光不正类型中以远视居首位,占77.62%,与学者对婴幼儿屈光状态统计结果相符[2]。屈光不正程度以低度为多,中度屈光不正次之。3~6岁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敏感期,眼的屈光状态多数为远视,调节能力较强,且随着年龄增长,眼的发育是一个正视化的过程,儿童远视屈光不正总的趋势是逐年递减的[3],只要隔0.5~1a对视力不良、屈光不正的儿童检影验光1次,戴素合适眼镜,及时作弱视治疗,视力会逐步提高。

    儿童双眼单视发育于1-2岁大体形成,4-6岁处于视觉发育的敏感期,6-8岁基本趋于完善。在此期间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弱视斜视造成视觉功能的紊乱,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都可影响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和发育,而在此期间纠正和消除异常条件,容易恢复双眼视功能。临床绝大部分弱视由屈光因素引起,因此应抓住此阶段患儿未上学但有一定配合能力的有利时机,及时发现和治疗逐步提高视力。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和趋光检查实有必要。

    7~18岁组中则以近视为主,占75.13%,屈光程度亦以低度占多数,为66.59%。说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近视眼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这种特点也符合眼球发育的正常生理过程。到12岁左右中学阶段学习任务加重近距离用眼增加视力负荷不断加重养成习惯造成调节肌不能松弛,眼轴加长引起近视,所以预防近视必须从小开始抓起,加强用眼卫生习惯宣传。对于远视眼,低度和高度的比较多见,可能是由于远视眼在视力矫治上明显差于近视眼,大多数的远视眼因未能及时戴校正眼睛形成弱视,在治疗上造成了困难。

    我们还可以看到随年龄的增长,在眼屈光系统发育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散光的发生也占有不少的比例,不同的年龄组散光比率有极显著差异,7-12岁组的散光发生率最高为42.31%其次为6岁以内的散光发生率为33.0%13-18岁组最少24.69%这可能与散光有自愈倾向有关[4]。据杨素红[5]等的研究表明散光可能通过许多环节打破正视化引起眼轴代偿性增长加速近视的发展,因此对于散光患儿应及时合理地矫正以便提高视力,缓解视疲劳,减缓近视的进展。有上所述可知,散光比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

    视力矫正方面,3~6岁组矫正视力≥0.8者占73.45%,其中部分欠矫视力除弱视外,多数儿童应属于正常的视觉发育过程或视力发育迟缓,应列为观察对象[5]。7~13岁组矫正视力≥0.8者占90.86%,14-18岁组矫正视力≥0.8占8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1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