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
编号:13705137
新活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5日 孙晓溪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新活素在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观察两组心率、LVEF、NT-proBNP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 HR、LVEF、NT-proBNP明显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应用新活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可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室重构,提高心功能,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新活素;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因复杂,是心脏疾病患者终末期表现,病死率极高。病理改变为在心衰时,心肌细胞、神经内分泌因子应激反应,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血流动力改变,进而引发一系列异常体征[1]。传统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衰多用利尿剂、强心剂及血管扩张剂,可暂时缓解心衰症状,但不能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不稳定,患者死亡率及再次住院率非常高[2]。新活素学名重组人脑利钠肽,可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心脏的毒性,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患者临床症状。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6月,使用新活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诊断标准,心功能Ⅲ~Ⅳ级。排除瓣膜肥厚、狭窄或限制性心肌病,收缩压<90 mmHg,重度肺动脉高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