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0
编号:13682394
医学影像专业核医学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1日 《医学信息》 201420
     摘要:在医学高等院校医学影像专业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是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本文通过核医学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对核医学双语教学中的教学准备、课堂讲解、课后反馈等进行了讨论, 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为核医学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语教学;核医学;医学影像专业核医学是一门现代核技术与医学、药学、计算机等结合的新兴学科,它是应用开放性放射性核素及其发射的射线,结合示踪原理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整个医学研究水平紧密相关[1]。目前, 核医学的权威期刊、 书籍及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基本以英语出版, 国际会议都以英语进行交流。而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外语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核医学科研的发展速度及普及程度。为了加快与国际接轨, 提高国内核医学研究水平, 国内核医学学核心期刊的都配有中英文双语摘要, 全国核医学年会也增添了英语交流会场等。因此, 核医学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刻不容缓[2]。选择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因为该专业核医学为必修课,课时相对充沛便于双语交流,同时可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使我国的核医学学科能够与国际接轨, 有利于今后开展国际化的交流与传播。

    1核医学双语教学目标的确定

    医学院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它不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今后应用于临床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核医学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核医学临床知识水平的提高, 而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只能作为其进一步学习的工具。核医学的双语教学绝对不能上成外语教学的辅助课, 更不能是外语课。核医学双语教学应该只能是在学科学习中穿插英语语言的使用, 不能以牺牲学科知识为代价, 单纯追求一种双语现象。双语是一种教学手段, 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之成为新世纪的医学复合型人才。根据以上要求, 核医学双语教学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核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应用及辐射防护的专业知识的讲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 通过完整课程体系的课内讲授和课外学习,提高医学影像本科生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专业词汇的理解与应用,能够进行英语文献的检索与应用,及时了解国际医学进展;能够阅读与书写英文摘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专业知识交流,可以为今后参与国际交流储备能力。

    2核医学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目前, 国内双语教学有三种常见模式, 分别为: 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 (immers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和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三种教学模式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英才使用,第一种教学模式学科完全使用一种不是学生母语的语言进行教学,即全英文授课。这种模式对学生及教师的要求都相当高,掌握不好会在教师及同学中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第二种模式是学生只在部分章节中采用双语授课,而其它章节还是纯汉语教学,这种模式会导致学生学习较为片面,只理解一些肤浅的片断的东西,无法达到提高外语水平和将来参与国际交流的目的;第三种模式是在授课中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在课程开设初期先穿插进行外语教学,后经过讲解的不断深入,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可以过渡到全英文授课的模式[3]。以上三种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结合本校双语环境,本专业教师双语能力, 学生英语水平等综合因素, 选择并改进双语教学的模式。

    我校医学影像专业核医学课程开设在第6學期, 这个阶段的医学影像本科学生通过两年半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部分临床知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大量的医学专业英文词汇,如解剖学中的器官组织的英文名称,诊断学中疾病的名称及症状描述词汇等,而且大多通过了全国英语四、六级考核, 在专业英语的阅读和交流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而核医学教授老师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教学工作, 积累了一定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的能力。此时 师生之间最缺乏一种双语教学的沟通与适应。因此,教学初期选择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最为适合。通过教学的开展, 逐步相互适应, 由浅入深,先把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专业词汇累计起来,在进一步通过案例式讨论、课堂问题设计等, 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

    3核医学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3.1教师的自身素质高低决定着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4], 因此教学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师资水平。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专业知识精深,而且英语的讲授水平也应较高,能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和解释专业词汇将学科知识和外语结合起来,同时讲课是一门艺术,应重点突出,一语道破,注意有张有弛,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喘息的时间。只有具备了运用双语进行专业教学的各科师资, 双语教学体系才会有一个稳固扎实的基础得以顺利开展。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做好专科教师的英语水平培训,专科教师缺少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专业知识的英语交流。可以利用现有师资中英语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教学组长带队学习英语并对教师进行定期英语培训, 有条件的还可让教师参加外语口语专业培训和短期出国培训。②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寻找本专业国际合作单位,经常邀请国际专家来科室指导工作,这些学者英语的表达能力和发音的准确性明显提高, 并且掌握了一些医学领域的国际先进知识技术, 这些学者可以带动整个教研室的双语教学水平和能力;③增加双语教学的政策支持,不但从教学经费上给予倾斜还要给予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职称晋升的照顾,鼓励教师积极从事双语教学。

    3.2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使用合适的双语教材,教师控制好教材的内容, 是课堂教学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外国原版教材不可能完全适合我国医学高校使用, 应结合我国国情对其进行修改和编译[5]。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要通读本学科各类版本的中英文教材,分类归纳,取其精华。②对照教学大纲,根据大纲要求分出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决定双语重点讲授部分。③教师编写完本专业自编教材后,应开展教研室集体讨论,最好能邀请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给予批评指正。最后, 教师还要处理好教材顺序和教学顺序两者之间的矛盾, 不应死硬照搬教材的顺序, 应结合学生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作适当调整。核医学的教学特点为基础知识理论性强,临床应用图片信息多, 文字内容少, 应根据章节特点和学科发展动态做内容的适当调整,并及时发放给学生预习。

    3.3改善教学方法[6,7],首先明确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熟悉的知识点,在授课时尽量用简短的句型和熟悉的词汇,有时需要借助手势和表情来表达语意;其次我们将教学内容与临床病例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的掌握核医学检查的应用;其次,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多采用互动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再次教研室可利用图书馆资源、网站资源, 将上课的内容、讲义、大纲和辅导资料上传至网络平台, 使学生课前预习, 课后交流, 也可提高讲课效果。最后教师对学生应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挖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正确的教学发放加上先进的教学手段, 可切实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百拇医药(刘立水 李肖红 巴雅 秦永德)
1 2下一页